《就业促进法(草案)》今天公布之后,我们的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社会保障问题的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来听听他的看法。
郑功成认为,在促进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方面,政府除了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政策支持外,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大力建设公共服务网络。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很健全了,我想它会减少人们求职的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劳动岗位和劳动力的有效分配。”
此外,针对草案中涉及的就业援助问题,郑功成认为,它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目标指向,应该保证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个劳动者有就业岗位,在就业援助问题立法的过程中,还应该就援助的对象、规模和层次等方面,进一步征求意见。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政府可以提供就业的补贴,政府可以补贴劳动者,政府也可以购买公益性的岗位来提供给弱势劳动者相应的工作机会,它应该面向的就是弱势劳动者的个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今年两会上披露,今年我国将力争完成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争取实现1200万人就业,但与今年2400万人的新增就业需求相比,供求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新闻链接:国外就业促进“立法早、补助多”
就业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所有政府长期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制订了促进就业的各种法律法规,各种补助补贴政策也十分细致。
在就业立法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面,美国在1946年通过《就业法》和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法国在1969年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德国就业促进法》也颁布于1969年。在具体措施方面,德国成立了大量法定职业介绍所,几乎是免费的提供就业信息。德国政府还以承担部分培训费的方式,鼓励企业为员工多提供职业进修机会。为了降低失业率,联邦劳动局那些吸纳失业人员的用人单位提供安置补偿金,最长为期两年,最多可达工资的50%。除此之外,如果某一企业因为特殊原因而临时工作量减少,政府会发放开工不足补助金给企业员工,这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部分弥补了员工的工资损失。var_count=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