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岚 通讯员方蓓 李金莲 实习生段明明
装修后换下的门窗,淘汰的旧家具,扔了觉得可惜,就堆在楼道里或房前屋后。市民敝帚自珍的做法,却给环卫工们添了新难题:不清理,影响环境;帮忙扔了,却被市民拣回,“当宝贝”继续堆放。
昨日,在建桥街桥二社区,记者看到,花坛边、居民房前屋后、楼道内,都有随处堆放的旧柜子、旧桌凳和旧门窗。在一幢楼的二楼转角,两张绷子床把楼道透光窗遮得严严实实。
“堆得几难看哟。”一王姓女士扶着太婆小心翼翼地下楼。她抱怨道:”本来很宽敞的楼道,被堵得又窄又暗,老人上下楼提心吊胆。要是碰到突发事故,逃生、救援都难。”
然而,环卫工想清理这些“旧物”,却并不容易。
“这些木头已经是第三次运了。每次运走,都被要回去。”在莲花湖转运台,清运工小刘十分懊恼。
无独有偶,汉阳区城管局清洁服务一公司受托清除社区死角垃圾,但却“阻力重重”。有的居民把东西放楼道好多年了,却坚决不让人清理。偷偷清走了,有的居民甚至追到垃圾转运点强行要回。
居民不让动旧物也有理由:“这些家具都能卖钱的,攒得多了一次卖掉。家里的小修小补,边角余料的木头还能派上用场。”尽管想法很好,但有的小区管理严格,收废品的根本不让进,这些垃圾体积大、重量大,居民不太方便搬出去卖,好不容易碰见个收废品的,有的又嫌弃价钱不合理。一来二去,就放成了“鸡肋垃圾”。
据悉,如今不少社区也在为“鸡肋垃圾”想办法。有的表示,要定期组织二手物品交易,把收废品的有秩序地请进社区,帮助居民处理掉这些东西。环卫部门称,“鸡肋垃圾”解决好了,对社区环境、市民生活舒适都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