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妻从娘家回来,特地带回一兜野菜,并说:“今天犒劳你,这是老家开发出来的特产,典型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我打开一看,呵,满满一兜苦菜。菜是择好了的,根也剪掉了。我慢慢地抓起一把,像一位收藏家好不容易弄到一件心爱的文物一样,细细观赏。
这几年,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各种蔬菜充斥城乡市场,可谓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偶尔也能看到如荠荠菜、薄荷、苦菜、菇扎头、婆婆丁之类,我经常买点,品尝一下久违的“野味”。是“桔生淮北则为枳”呢,还是“时位之移人”,每次总使我大失所望。
后来,知情的朋友告诉我,这哪儿是什么野菜,而是在大棚里人工栽培出来的。充其量只是保留了野菜的外形与名称,“形似而神不似”了!
对于真正的野菜,我是很熟悉的,熟悉到一口气能说出几十种野菜的名字。小时候和野菜结下的不解之缘,永远保留在记忆的深处。
记得初春时节,乌河两岸的野菜早早露出了嫩绿的新芽。乌河虽是条小河,但河水清冽甜美,两岸土地肥沃,滋润出的野菜也与众不同,肉厚、味正、花香。挨过几场春雨,野菜便爬满了河滩的每一个角落。微风袭来,花香弥漫,引来数不清的蝴蝶翩翩起舞。
每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提着竹篮连蹦带跳地来到河边,哼着小曲,挖野菜,不一会,篮子就满了。任务完成了,我们的游戏也就开始了。有时饿了,就扯一把野菜嚼上几口;渴了,就跑到河边,捧几口水喝。野菜是那样的香,河水是那样的甜。
“糠菜半年粮”。挖来的野菜被母亲作成各种食品。平时一日三餐,往往是锅下是菜粥,锅上是菜窝头。有时由于面子少,野菜多,很难捏成窝头或饼子,母亲就将揉好的野菜与少量的玉米面混合在一起,放点盐,摊在笼屉蒸熟后,用筷子夹着吃,这种既是饭又是菜的东西当地叫“杷拉子”。
逢年过节,改善生活,更是离不了野菜。用荠荠菜包水饺,灰菜、仁青菜煎“献食”,马齿苋、红麻虎烙饼……花样多得很。就是这些野菜在生活困难时期,支持乡亲们渡过了难关,伴随我长大成人。
粮食多了之后,老百姓开始注意提高生活质量,家家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菜园。后来又搞起了“冬暖大棚”,这样一来,严寒的冬季,茄子、黄瓜等也成了家常菜。野菜从此“失宠”。
不知何时野菜重新受到青睐,频频露头于城乡市场,且身价不菲。野菜不单是一种口感很好的菜,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望着妻带回的野菜,真想仔细地品尝,尝出故乡那泥土的芳香,那儿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