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药效”正在上海迅速发挥。记者日前从上海社科院拿到的一份由建设部立项、由上海社科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历时4年多完成的报告显示,经过两年宏观调控,整个上海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上海房地产市场各项数据正趋于正常。
上海房价指数进入“正常”
报告中的价格指标研究显示,上海房地产指数的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达顶点后开始放缓,与作为参照系的消费物价指数相比,上海房价上涨幅度正逐步回落,到2006年,上海房价指数高出消费物价指数6.2%,已经进入“正常”范围。
而在另一项上海商品住房价格指数预警表中,上海住宅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低于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幅度,2006年的涨幅为“-0.5%”,这一数据成为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值。
实际上,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上海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几乎一直处于下跌态势,其中5次全国领跌,成为全国房价下降最为明显的城市。
供求关系出现逆转
2006年,上海商品住房供求关系出现了明显逆转。从楼市火爆期开始,上海商品房几乎一直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2003年~2005年,上海商品房的需求基本与供应量持平,而2005年需求量甚至超过供应量。这种情况在去年开始改变,2006年的数据显示,商品住宅去化量(销售+出租)占供应量(竣工面积+上年空置面积)89.27%,供应无法被全部消化。
宏观调控基本到位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指出,去年年底的上海房产市场,宏观调控已基本到位;今年上半年的上海房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全部显现,目前上海房市正处于多年未见的平稳状态。
当然,上海房地产市场仍存在局部隐患。从2005年开始,办公以及商业物业的热度持续不减。办公楼消化量数据表显示,办公楼市场2004年开始消化量与供应量比开始进入正常偏过区间,到2004年开始进入明显供应不足的状态。到2006年,办公楼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趋于恶化,上海出租/销售的办公楼数量已经达到了新上市量的3.31倍,供应量严重不足的情形非常明显。
北京新房销售面积下降七成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了解到,今年1~2月,北京市商品住宅现房销售面积为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4%;住宅期房销售面积9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4%,住宅现房和期房的销售面积双双大幅下降。
1~2月,北京市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为45.3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为143.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3.8%和23.4%。空置面积也在继续减少。截至2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71.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为444.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39.8万平方米。
据统计,1~2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8%。本报综合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