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到清明,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但不少家长却因为怕“吓着孩子”而在祭拜先人时不带孩子一起去。家庭教育专家闵乐夫认为,清明节为亲人扫墓比祭奠先烈更具有生命教育的意义,因为后者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为故去的亲人扫墓,一家人一起回忆祖辈的往事,这种浓浓的亲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珍爱、对死亡的坦然。
专家认为,仪式性的祭拜因为其严肃性而更有象征意义和教育作用。它能让孩子对生死的概念更加重视,同时祭拜中对先人的情感表达也能减轻孩子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学生因恐惧死亡而拒绝长大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热线近日接待了一位来自示范高中的学生“小云”,这个孩子因为担忧和恐惧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而她担心的问题却是人人都不能避免的最终结局——“死亡”。
据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小云最初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成长的抵触。她表示自己害怕长大,害怕工作,害怕面对未来的陌生环境。仔细分析后,心理咨询师发现,她其实是害怕自己长大了父母会变老,如果爸爸妈妈比自己先离开人世,自己就会非常孤单,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让她无法忍受。小云常对妈妈说“让我死在你们前面吧,这样我就不用承受那样的痛苦了。”咨询师了解到,半年前,小云的外公去世了,因为与外公感情深厚,老人的离去让孩子觉得非常伤心。之后她就开始担心父母的寿命,并日渐形成了心病。
宗春山分析说,人们在生活中因为忌讳总是回避“死亡”这个话题,而一味的避而不谈最终导致了“恐惧”。其实对孩子来说,“生命教育”是不应该缺失的。
生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生命教育应该分为“生命观”教育和“生命化”教育两部分。生命观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接受死亡,告诉他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发展的规律。然后要让他们明白,因为生命短暂脆弱,所以更应该尊重生命,利用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实现价值。前面提到的小云的问题就在于不能“接受死亡”。
“生命化教育”的重点则是“尊重个体”。心理咨询热线常会接到一些父母的电话,反映孩子行为极端。只要不满足他们的愿望,就“以死相向”,威胁父母说要自杀。宗春山说,这就是生命个体意思不强的表现。这些孩子没有分清“生命的界限”。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他的命就是父母的命,他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毁灭他就等于毁灭父母。这是一种生命界限的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