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民航资源中国网正式公布了2007年中国支线航空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旅客乘坐支线航空出行的主要目的是旅游。
近日,民航资源网在业内和业外开展了中国支线航空网上调查,这些答卷中60%为民航业内人士,其中16%为了解支线航空的业内人士,旅客则占40%。
乘支线飞机旅游成热门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中国旅客使用支线航空出行的主要目的是旅游。当被问及“您去支线机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有46%的被调查者的选择是为了旅游,15%是为了探亲访友,两者占到了总人数的61%,而商务目的只占到了27%。票价太高、花费的中转时间过长、航班太少可能会让旅客放弃使用支线航空。而飞机机型对旅客的选择并无太大影响。同时,因为飞机机型太小而放弃的占到了16.6%,由于飞机不舒适而放弃支线航空的只占到了13.8%。
此外,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成为旅客是否选择支线航空的关键因素,当地面交通超过4个小时、5个小时、6个小时都会促使旅客选择支线航空。而到目的地的距离并非旅客选择的要素,当被问到“目的地距离您多远时您会选择支线航空?”时选择无所谓的占到了35.4%。
调查还发现旅客最期望在支线机场进行餐饮消费,占“您可能会在支线机场进行哪些消费?”问题的51.7%,其次是旅游地接(33.4%)和购买纪念品(27.2%),这也印证了支线航空的旅客主要是为了旅游目的而出行。
在调查中,问卷专门针对业内人士设计了一些调查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提高支线机场收益的办法中,民航管理当局应该进一步降低支线航空相关收费占到了被调查的业内人士的71.5%,认为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支持的占到了62.8%,认为航空公司应该参股支线机场的占到了45.1%。
航空公司争抢支线航空市场
事实上,国内支线航空市场潜力可谓巨大。中国民航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艳华指出,目前我国适合在支线航空市场运营的支线飞机比例只有9.8%,而民航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则高达37.5%。为推动支线航空的发展,民航总局已着手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正逐步放开支线航空运输市场准入,鼓励航空公司增加支线航空运力,加强支线机场建设等。随着民航业政策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航空业者纷纷将目标瞄准了支线航空这块几乎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2005年,上海航空公司吞并了基地位于北京南苑机场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并决定由中联航主攻支线航空市场,从而与上航的干线航线形成航线网络的互补。2006年8月31日,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与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50架ERJ145支线客机的销售合同。2006年12月22日,深圳航空公司与美国梅萨航空集团在北京合资成立了首家中外航空企业合资的支线航空公司。同一天,中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向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交付了5架ERJ145喷气支线客机中的首架飞机。今年3月初,海航集团旗下的专业支线航空公司———大新华快运航空公司获得了经营许可证,并将于近期正式起飞。
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支线业务
民航总局对国内支线航空发展的政策扶持让航空公司积极拓展支线航空市场。目前无论是国有航空公司还是民营航空公司,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有从事支线业务运营。其中尤以海南航空的拓展力度最大。
该公司旗下的航空快运公司将于近期正式投入运营。而正在筹建支线航空公司的深圳航空虽未上市,但其第二大股东就是国航。东航等航空公司此前也曾订购支线飞机蓄势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