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欧阳永晟 周方 邱创泓 穗房宣) 经过20年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广州目前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18.87平方米,比1986年的7.11平方米提高2.65倍。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房改办了解到,广州市今年包括廉租住房、新社区在内的政府保障型住房开工建筑面积达194.1万平方米,将提供住房2.35万套。
5643户双特困户年底前住新房
“现在住的房子宽敞得多,而且我上班和女儿上学都不用坐车了!”2005年初,作为广州市第一户享受到租赁住房补贴的双特困户人家,戚阿姨和女儿住进了位于越秀区都府路、面积29平方米的两房一厅。而此之前,戚阿姨母女一直同另外三兄弟挤在榨粉街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母女俩住的房间仅8平方米。
今年年底前,全市5643户像戚阿姨这样的双特困户,能够全部解决住房问题。据广州市房改办住建办易松翠副主任介绍,广州去年已超额完成规划确定的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计划:廉租住房、新社区开工建筑面积61.32万平方米,提供住房7633套,部队和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19万平方米。去年启动的新社区建设项目,将分别于2007年、2008年建成和陆续交付使用,并在今年底前全部解决统计在册的5643户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据悉,广州市自1986年起启动建设解困房工作,至2005年底止,全市共竣工经济适用住房(含解困房、安居房)229.42万平方米,共筹建了云苑、沙路村、同德、大塘、棠下五个解困、安居、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3万多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惠及人口10多万,较好地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金沙洲新社区10月交付超6千套住房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几十台机器同时运作,占地18.8万平方米的金沙洲新社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我们总共有1200人同时投入这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已经在进行基础阶段的收尾工作,今年10月份会把6000多套住房建好交付。”金沙洲新社区的监理负责人、珠江监理代建部项目经理骆卫东这样告诉记者。
金沙洲新社区是新建的政府保障型住房之一,广州市今年包括廉租住房、新社区在内的政府保障型住房开工建筑面积达194.1万平方米,将提供住房2.35万套。其中白云区同德小区、海珠区大塘小区和白云区金沙洲地块正在建设中,天河区泰安花园、海珠区万松园和荔湾区党恩新街地块正在办理工程建设手续,白云区同德小区和海珠区大塘小区新社区于今年年底前竣工。
包括今年底竣工的新社区项目在内的新社区住房,除了廉租房外还将兼顾经济适用房的功能,部分将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及城市建设和危破房改造项目被拆迁家庭的住房问题。而其销售价格将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核,利润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不超过开发成本前4项费用之和的3%。
12.43亿补贴用于购买自住房
除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保障机制外,广州市的住房保障机制还包括面向广大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货币补贴等普遍性住房保障。
据广州市房改办住建办的统计,从1998年广州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试行住房货币分配。到今年2月底止,全市共有2008个单位(机关单位425个、事业单位977个、企业606个)、146090名职工实行了住房货币分配,累计归集住房补贴32.98亿元。历年累计153058人次支取了住房补贴20.53亿元,其中有105747人次支取住房补贴12.43亿元用于购买自住房。
此外,广州市自1992年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截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有2万多个单位、177万人参加了住房公积金缴存,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额达631亿元,全市共向11万户职工发放了个人公积金住房抵押贷款199亿元,支持购房面积达870多万平方米。
广州市房改办住建办表示,自2000年以来,广州基本实现了住房实物分配体制向住房货币分配体制的转变。自1999年2月至今,已有73362套已购公有住房上市,补交土地出让金、公摊面积价款及标准价增值额约1.89亿元。
廉租保障线8年“三级跳”
据了解,广州市从1998年开始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至今,对双特困户的住房困难认定标准已经实现了“三级跳”:1998年家庭人均居住面积5㎡以下,2004年人均7㎡以下,2006年再次调高为人均不足10㎡。
广州市房改办住建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03年底,广州市共推出7期廉租房,解决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1041户双特困户的住房困难。2004年底,广州市政府将双特困户的认定标准从5平方米以下扩大到7平方米以下,至2006年底,市政府累计安置双特困户4883户。去年,根据保障对象的收入和住房状况的变化,市政府再次将双特困户的认定标准从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以下提高到10平方米以下,并实现廉租住房制度日常化,发现一户解决一户,使廉租住房制度覆盖更多的最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
业内热议广州“七招” 专家建议建房审批程序透明化
开发商将吐出闲置土地开发
日前,被外界称为“降价市长”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审议并原则同意了由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和市规划局联合制定的《广州市关于加快住房和土地供应,加强住房管理,稳定住房价格若干问题的意见》,总共“祭出”七招将力降房价,保障市民住上房子。
审查保障型住房入住资格
业内认为这七招有不少亮点,比如:从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确保全市十区每年供应住宅用地5平方公里以上,这将可能使广州市的空置面积再次回到平衡点,充当房价“蓄水池”的作用;对全市楼盘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打击闲置土地、擅自变更规划用途、违规交易、故意延迟发售、恶意炒作、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等行为,则将缓解目前开发商人为造成供求紧张的局面。
广州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还认为,政府应该将审批的程序透明化,明确公布拿地和建房都分别需要经过什么样的程序,每个程序需要多少个工作日,这将极大地解决目前拿到项目后许久都不能推出市场的问题。另外,有开发商建议,政府将开发商拿地的情况也透明化公示,这样就能一目了然知道开发商手上都有什么地,是在何时拿的,可以解决目前开发商囤地不开发等地价上涨的情况,可以使楼市供应增加,缓解供求矛盾。
另外,对经济适用房等特殊保障性住房将实行资格审查公示制度,也将使这些住房更好地真正让有需要的人享用。黎文江提议,这种资格审核是否严格执行可以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监督。
抑制开发商储地投机心理
据广州市2006年——2010年住房建设规划:2007年计划在住房方面供地501万平方米,2008年计划在住房方面供地463万平方米,2009年计划在住房方面供地384万平方米。但日前张广宁表示,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确保全市十区每年供应住宅用地5平方公里以上。
黎文江认为,这说明广州不仅在土地一级市场建设住宅,还将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开发商将此前的存量土地吐出来开发,增加住宅的供应量。世联地产有限公司就认为,事实上目前已开征的土地增值税,就在很大程度上挤压市场闲置土地,抑制开发商储地投机心理,土地二级市场的流转速度会加快。此前,机会型开发商仅需通过囤积土地,坐等土地的自然升值便可获取巨额的利润,其待价而沽的储地投机心理很严重。土地增值税的高税率会大幅压缩投机型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会使得开发商在合适的时机转让手头上的闲置土地以规避高额的税负。
据黎文江预测,广州市未来商品住宅用地供应热点分别为:1~2年内,老城区闲置用地、金沙洲、萝岗开发区、白云新城、白云大道等地段;2~3年内,老城区闲置用地、新港西、广氮厂、琶洲岛、花地湾、鱼珠等地段;3~5年内,工业大道、员村、城西(城区工厂、货运场搬迁置换用地)等地段。
编辑点评 七重拳稳房价正是时候
卧槽马
广州市稳定房价的七大措施,日前正式推出。有媒体用“七记重拳”来形容,笔者以为堪堪传神。七大措施既有市场手段,又有政府调控,从增加市场供应,到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再到打击哄抬楼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七大招法招招直取楼市虚热命门,既准且猛。笔者以为,对于已经出现偏差的广州房市来说,这“七记重拳”来得正是时候。
如何看待广州市稳定房价的七大措施,首要的就是如何看待广州房价。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广州房价直线上升,传统老城区两年间每平米升了数千元,一些地区的房价已经摸高到每平米近两万元。广州房价是高还是低?尽管广大市民纷纷叫苦,认为房价过高,超出心理承受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广州的房价是理性的,比起北京上海还算偏低。尽管房价是高是低,因为各人立场不同,角度各异,得出的结论南辕北辙,并不希奇,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可能也没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一个衡量杠杆,笔者以为,大多数市民的承受力就是最客观最公正的杠杆。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张广宁市长作出的广州目前的房价偏高判断是客观的,是站在大多数民众的立场上的。
房价偏高,政府该不该调控?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大多数民众对高房价口诛笔伐,希望政府采取措施予以调控,但也有一些人强烈反对,他们祭出的最大法宝就是市场经济的大旗,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政府能做的就是建立基本的住房保障体系,至于房价问题,应遵从市场法则,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该插手。对此,笔者认为这是似是而非。中国的房市是真正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吗?对中国的房市稍有了解,就知道并非如此,从土地供应到市场开发再到市场定价,哪个环节是自由竞争的结果?一个扭曲的房市,不仅已失去了其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的改革初衷,而且已快沦落为少数人聚敛财富榨取民众血汗的工具,其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不公平感,正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要让正义成为全社会首要价值,这点出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实质。何为正义?政府为了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对房市进行必要的调控,我认为就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