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因工程建设需要,考古人员自3月初开始,对隋唐大运河途经宿州市中心的一段遗址进行发掘,虽然发掘工作只进行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但已经出土文物200多件。而且让考古人员高兴的是,从目前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来看,此次发掘较上次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首次出土作战用擂石
昨天,记者来到发掘现场时,考古人员正在精心剔寻泥土里的瓷片。记者随手捡起一片极不起眼的瓷片,考古人员说:“你别小看了这片小小的瓷片,这可是宋代钧窑的东西。”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钧窑施釉较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水交融流动,红蓝色釉色交相辉映,形成变幻无穷的艳丽色彩,所以在当时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发掘是在省考古研究所贾庆元队长的带领下,从3月10日开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他们发掘面积达到400多平方米,发掘深度有三米多,已经出土文物200多件。这些文物不仅有形制各异的瓷碗、瓷盏、瓷水盂,而且还有玉棋子、琉璃珠等文体用具和饰品。另外还首次出土了8个每个重达好几公斤的擂石。考古人员说,这应该是遗留下来的当时的作战工具。
此次发掘地应是“闹市”
运河宿州段首次发掘的600多平方米的面积,出土精美文物1400多件,其中有不少文物让人叫绝,如说唱瓷人、三彩枕等。“此次发掘应该更值得期待!”考古人员任一龙告诉记者,目前虽然发掘只进行到第三层,但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已经比上次精美很多。“此次出土器物,虽然和上次一样包括龙泉窑、吉州窑、定窑、湖田窑以及钧窑等十多个窑口,但精美的钧窑瓷器却占到很大一部分。每个瓷器不光造型讲究,釉色也更加亮丽,如天青、天蓝、月白等”,为什么此处出土的钧窑瓷器会多一些?也就是说同为运河的一个流段,为何这里的瓷器会更精美?宿州文物管理所的高所长告诉记者,该流段在开挖初期就表现出不同之处。首先其文化层非常厚,且包含物也非常丰富。其次根据历史记载,上次发掘的流段位于护城河外,即其是“郊”。而正在发掘的该段运河则是位于护城河内,虽然两处工地相隔千米不到,但这里却属于“城”,也就是说正在发掘的该段运河应该处于当时的“闹市”,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另外考古人员还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直到明清时期,该处还是富人区,居住着很多官僚、商人。
专家对发掘充满期待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运河宿州段首次发掘中,发掘到7~8层时,每天都出土很多瓷器,其中一次一天就出土各种精美瓷器一百多件,目前虽然距离该发掘层还有些时日,但大家都充满期待。如果不出意外,此次出土的文物会更精美,更有历史价值,让我们一同期待!
新闻附件:
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5年)始,自河南的开封别古汴水折向东南,沿河南杞县、睢县、商丘、永城,再经过安徽的睢溪、宿州、灵璧、泗县,至江苏洪泽湖后入淮,全长大约500多公里。当时该运河沟通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是隋、唐、宋时期联系中原和南部地区交通、经济、军事的大动脉,历史地位非常重要。但到南宋后期,为防金兵南下,运河的很多设施被破坏。宋光宗绍熙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洪水南下,导致河道淤塞,大运河在运营了500多年后彻底废弃。
1998年5月,考古人员首次对位于淮北柳孜的运河遗址进行发掘,90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一处石构建筑遗存,一批唐代沉船,出土大量唐、宋时期的全国20余座窑口的陶瓷等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为“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4月,考古人员又对途经宿州的一处运河遗址进行发掘,并被列为“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此次也是我省第三次对途经我省的隋唐大运河进行发掘。
来源:
安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