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南京明星礼仪学校校长范智先生在南京夫子庙祭孔收徒,传播现代礼仪的新闻经过本报独家报道后,引来不少媒体的转载和关注。特别是“北有于丹,南有范智”的提法,以及二者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互补”等观点更是让人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几经周折,与二人取得联系。28日晚,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易中天先生表示:“现在已经不接受任何采访。”他也解释说,“最近一直很忙,对此事不了解,也不想评论。”
但是,28日晚,本报记者拨打于丹的电话时,她一直不接电话,于是记者当晚将采访意图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她。29日上午10点55分时,她回复说:“抱歉,我不太了解此事,不便议论他人所作所为。”
为了消除于丹的顾虑,记者短信告诉她:“首先真诚感谢您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接受采访,采访您的原因是范智先生认为您是在观念上引导,他是从行为上规范,二者的努力或许对社会更有积极意义。不少南京读者也希望听到您的见解?因此邀请您做一个良性互动。”
过了片刻,短信铃声响起:“我并不在乎什么风口浪尖,我只是想把有限的时间用于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从不评价他人,何况不了解的事。请理解。”
江南时报民意顾问、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宣传处处长许培新责任为:“范先生对孔老夫子的尊敬可以理解,毕竟儒学观点是我国教育的典范,但是不能把儒学太平民化、通俗化,因为儒学还应该属于哲学、思想史范畴。”
他并不看好范智先生的“祭孔收徒”现象,“当年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都是一时精英,他培养的是为国家服务、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而现在的情况很容易给人以“会、道、门”的味道,并且也没有必要非招够七十二个弟子,那样的话,很容易把孔学庸俗化。
“并且,范先生把孔孟之道压缩为礼仪,这本身也有点复古的味道。”许培新还指出:“当今社会的国民文明素质出现滑坡的原因是由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比如随地吐痰,比如国骂、市骂等现象,并非弘扬礼仪就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