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3月29日讯(记者邱大军)尽管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五大方面的缺陷制约了我省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由我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三届人大代表组成的联合视察组,于去年12月19日至22日对我省发展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视察。
普职比例明显失调
视察发现,目前社会上普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社会、家长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不浓。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近几年,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引发了“普高热”,加之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舆论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普职比例明显失调。2005年全省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为6.2:3.8,与国家提出的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视察发现,近年来,省财政对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年生均综合定额经费拨款标准在逐年减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4000元到现在的1500元-1800元,而职业教育学生的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多数学校只能依靠收取学生学杂费维持基本运转,已无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展职教事业。目前,除海口、琼海、保亭等少数市县有部分专项经费投入职业教育外,多数市县根本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城市教育附加费也未按规定划拨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薄弱
师资队伍薄弱
,“双师型”(教师和技师)教师缺乏,是制约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另一因素。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达标率低、高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拥有量小等方面。据统计,目前省属中专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3%,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2.3%,“双师型”教师只占28.3%,技工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2.6%,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18.8%,“双师型”教师只占31.7%。绝大多数市县职业学校的教师从普通中学教师队伍中来,缺乏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低。
多数市县职业学校不具备独立办学条件
我省除少数市县职业学校是独立设置外,大部分市县职业学校都是普教和职教混合办学,职业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在校生人数远达不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要求(城市学校960人以上、农村学校600人以上),最少的仅50人左右。学校实训设施设备大多陈旧、落后,实训工位紧缺。多数市县职业学校没有符合条件的实训设备和基地。而实训实习设备、基地的不足,使一些职业学校陷入“理论化教学”的窘境,部分职校只好开办一些对实训设施要求不高的文科类专业,导致专业设置重叠,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不强和竞争力不足,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
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法》规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两项重要制度。由于用工短缺、缺乏有效宣传和必要的执法手段,“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不佳。一些用人单位大量聘用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客观上影响了职业学校生源,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