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55东北新闻网农垦九三分局尖山农场曾发生这样一桩趣事:22年前,“迫于形势”,农场打造“小康”样板,不顾当时经济条件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反对,建起10栋“小康楼”,并且场领导率先搬了进去,惹来“口诛笔伐”,被称为“隔心楼”。
22年前:超标准“小康楼”
盲目赶超引发众怒
尖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东南丘陵地带半山区,30万亩耕地8成以上处在山坡墁岗上。场部西北的石砬子山算是区内最高山峰了,人们叫他尖山。组建农场时以“尖山”命了名,希望农场登高不止,勇立巅峰。
事情的起因是,20世纪8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奔小康号召,农场领导班子据此勾划小康宏伟蓝图,并出国考察后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按50年不落后标准打样”。在农场当时大部分职工还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仍有一部分年轻职工等分房子结不了婚时,农场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按国外设计标准,由农场投资建造5栋上下水配套、设施齐备的二层小楼。5栋楼象立于鸡群中的鹤,建成即在全场上下引起哗然,后来场领导们又搬了进去。职工群众先是好奇,继而疑惑,最终愤怒了,一位老职工气愤地说“我们一个月天天上班还挣不到40块钱,领导却住在10万元的楼房里。告状信雪片一样飞向总局、飞向省里。被称为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的“隔心楼”,在农垦总局的党委机关报《农垦报》上,以“隔心楼”不得人心为题展开大讨论。讨论持续半年之久,发表评论杂谈数十篇。最后总局纪委出面调查,以场长撤职,领导班子集体检讨收场。
当时参与建设的现任农场工会主席李友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康楼”是1984年动工兴建的,当时,农场刚进行联产承包改革,实行的依然是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制度。那时农场有些积累,但户均收入不到600元,平均工资是39.5元。距人均收入800美元的小康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当时农场的面貌是沙石路、砖瓦房,还有部分土房,除了几位场级领导干部家安装了电话,电话对于普通职工来讲还是件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仅有的楼房是刚刚盖起的学校、幼儿园、文化宫。住宅楼仅有一幢48户的二层科技楼,由科技人员居住,平均面积80平方米。新建的5幢小康楼面积是100平方米,造价近10万元。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10-15年的生活费,130户职工一年的收入。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相当差距。(东北网)[责任编辑:孙鹏]1
08:04:55 东北新闻网
22年后:“小康区”利场利民
因需而动赞声一片
本世纪初起,大力度体制创新引发产业革命。
农场按照“让职工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经营理念,突破了大型农机具必须公有的体制束缚,将30多台(套)农机具全部转让给308名机务工人,实现了农机具全部民有民营。机车到人、产权明晰、利益直接。同时,确定了人、机、地结合的经营模式,为每个有机户家庭农场固定300至600亩耕地,走规模化经营新路。通过产权改革,调动所有者积极性,农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有机”户家庭农场年均纯收入一般年景都在数万元以上。这些户逐渐成了农场一批“新贵”群体。
仅在最近短短的5年时间里,这批“新贵”投入资金达2550多万元,更新160马力以上大马力动力机车53台,相应配套农具200台套,耕作拖拉机动力全部在16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动力在150马力以上。去年8月,由国外凯斯公司生产的18台190马力拖拉机再次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开进尖山农场。
尖山农场富了。
因需而动,因势利导,农场统一规划,强化服务,2005年,农场第一批小康楼落成,全场308个“有机”大户,整体从管理区入住场部新居。
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与大机械的完美结合,也惠及了全场职工。多年来,尽管自然灾害不断,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大,但农场年年盈利。全农场在偿还了计划经济时期欠下的巨额贷款后,还在银行存下了5000万元的存款。使职工最大程度增收。引导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的职工发展畜牧、工商业。2006年农场在新农村建设中启动“绿满尖山”工程。在场区和管理区内能够植树的边角隙地、房前屋后、沟塘洼地全部承包给场直转岗职工和无任何收入来源的人员栽植上绿化树和绿篱,创造“城在树中”的生态环境。3年植树10000亩,安置劳动力800人。植树者不但每年可以得到共计50多万元的管护费,还可利用林下发展中药、杂粮等新经济,每户多增收1000元。据计,正常经营3年就攒下一座楼,效益好的,一年就净剩一座楼,于是楼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建设部门介绍,近几年,农场相继盖起了一批设计新颖、功能配套,绿色环保小康楼,使2800户普通农工住进新居。职工们高兴地把这些新建筑称为“贴心楼”、“连心居”。
作者:阜成 丽晶 沈才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东北网)[责任编辑:孙鹏]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