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材库正在进行物资装卸。本报记者黄超摄
时间定格在2007年4月1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济南战区的三军官兵来说,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
大联勤体制终于迈开了关键的一步,在济南战区全面正式启动。
8:30,当记者赶到济南军区联勤部办公楼时,鲜红的国旗正迎风飘展。虽然是双休日,仍然有不少身着陆、海、空不同军种服装的机关干部在院内穿梭,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为基层服务,我们这里天天都是工作日。
”财务部预算处处长窦礼建一边和记者答话,一边十指轻弹,通过网上办公系统为驻胶东半岛某海军军港水电、取暖费超支补助问题提出建议。基层部队看到该项建议后,很快就会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回来,一来一回,快捷方便。
看似轻松顺畅的工作,却搞了整整3年的试点。3年来,三军合力攻克无数难题。据窦礼建介绍,他们与军兵种部队密切配合,仅保障接口的调整就完成了1200多个,并对部队反映的205个具体问题,分门别类提出解决办法。
9:15,记者来到联勤部司令部,这里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战勤处的人员几乎全来了,正在抓紧时间研究空军某司机训练大队的转隶问题。
身着空军制服的王卫东副处长鼠标轻点,打开“战区联勤供应实力统计分析系统”,该司训大队的后勤实力、装备实力、经费物资数据一目了然:“联勤后,我们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完善升级,现在能随时对战区所属团以上单位后勤供应情况进行查询分析。”
“你好,是××工厂吗?我们需要特体服装××套,尺寸数据马上传给你们……”
10:20,军需物资油料部被装处助理员闫凤国拨通了某军装生产厂家的电话。为了确保在供的军兵种官兵的军装发放及时合体,3月初该部组织了3个小组十几名工作人员分赴5个省区,为在外执行任务的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部队量体裁衣。返回后又马上组织人员加班汇总数据,与厂家协商。
据军需物资油料部部长罗爱国介绍,热情加高效是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分布鲁豫两省的三军数百个受供单位的“信息高速路”,仅用几秒钟就能实现供求信息的互通,自联勤以来从未发生过断供、漏供、误供的现象。大联勤运行初始阶段军兵种部队担心的“脸难看、事难办”和联勤部门担心的“没完没了当被告”的情况,随着体制的深化成熟越来越少……
“一网联三军,保障大提速”。从2004年7月到今天,历时近3年的改革试点实践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济南军区联勤部部长王新斌告诉记者,正式运行后的大联勤体制与试点期间相比,具有“目标更加明确、体制更加合理、职责更加清楚、体制更加优化”等特点,从源头上把住了三军保障力量建设质量。按照胡主席决策指示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在济南战区正式启动大联勤机制既是大势所趋,更是部队所需,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跃。(本报济南4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