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海口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任凭光阴流逝,海口老城区依然是众多老海口人心底难以忘怀的记忆,依然散发着诱人的、淳厚的历史芳香。
行走其中,你能真切地感觉到这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繁华背后的积淀、沧桑与厚重。
第一栋骑楼
每天天一亮,海口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解放路一带,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即使烈日当头、暴雨狂注,过往市民亦可悠然自得流连于各家商铺之间,因为沿街至今仍保留有大量历史悠久、独具南洋特色的驻廊式骑楼,是它们在遮阳挡雨。
这些骑楼自清朝末年开始出现,主要是归国华侨兴建的。
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现博爱北街)落成。虽然其具体位置史书缺乏记载,但在海口清末明初的地图上,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四牌楼位于海口所城中新十字路口。试想,在当时四周一片低矮的瓦房之中,如此一栋散发着异国风情的白色骑楼耸立城区中心,是何等的荣耀和气派。
专家肯定,正是这一栋骑楼的出现,影响了海口老城区街道两旁建筑风格的形成。
它们狭长的窗户,拱形的窗沿,五彩的玻璃,依稀有一些西方教堂的“眉目”;白色的墙身和圆润的弧线走的却是阿拉伯“路线”;外墙体上细雕的花纹,如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和腊梅等,则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
这些骑楼具有浓郁的欧亚混合文化特征,建筑风格呈多元化。从中,既能看到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文化,又可感受到西方的建筑艺术,还能品出或淡或浓的南洋味。
始建海口城
有关史料记载,作为海南岛与祖国内地往来的交通要冲,海口在明洪武27年(1395年)开始筑城。清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辟为商埠。光绪元年(1875年)设置海口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海口商业以这一带最为繁荣,走出了这几条街道,便极少能看到集中的商铺了。现在展现人们眼前的海口,就是从这里开始并逐渐形成的。
当年,许多华侨归国后在这里经营起了各种行当。资料记载,当时由于商业发达,过往商轮频繁停靠在海口码头。此后的三十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广德堂”、“王昌行”等等,其中许多大商号都设在这一带的骑楼里。
多种行当云集
骑楼临街商铺很多,各种商品都在店里摆卖,整条街上各个骑楼的一楼门廊都是相互连接和畅通的。一些海口老市民隐约记得,那时,博爱路卖布的商铺较多,中山路的旅馆和咖啡店较密集,得胜沙则以“九八行”居多。据市民回忆,九八行是当时的一种代理行业,即客商带货物上岸后,由代理商行提供场地销售和饮食起居等服务,货物成交后,所得款项由货主和代理行按98:2的比例进行分配。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不愿意参加由日本人设立的“交易协会”,许多商号被迫关门,海口的商业由此受到巨大影响,繁华的街道一度沉寂下来。但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海口骑楼式建筑仍保有200余座,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39座左右,多为二到四层。
“最高”的旅馆
当年有名的海口最高楼———“五层楼”,如今在得胜沙路还可以看到。
它是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时任越南西贡市汇理银行董事长的文昌籍乡亲吴乾椿,用从南洋运回来的石料、木材修建起来的。作为当时海口最大最豪华的旅馆,它一度是海口的标志性建筑,并经营过大剧院、放电影等。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五层楼里面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其外表还保持着昔日的光景———白色的墙面雕花精致而耀眼。驻足观望,有如电影里旧上海滩的镜头又在脑海里浮现。
“大亚旅馆”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新加坡华侨领袖王先树先生在中山路西段投资建设的。同时他还在今博爱路中段创办了吸引众多名媛淑女的“裕大纱布商行”。如今,裕大纱布商行所在那栋骑楼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富贾云集的大亚旅馆还在经营。
想当年,入住该旅馆的房客,在一天的商务劳顿之后,能一边品味南洋咖啡,一边悠然欣赏不远处的海甸溪沿岸景致。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40年代,在海口的法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和朝鲜人将近2000人。大亚旅馆的洋气及它从南洋带回的咖啡浓香,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有人猜测,现代海口人喜欢在茶艺馆、咖啡屋一边品香一边谈生意的习惯,或许就与此有关?
如今,在海口到处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比照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等,有如居民家中珍藏多年的陈酒,包装简陋却醇香无比。尤其是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在这些骑楼下,现代商业贸易还是那么的繁华与热闹。这里,依然是海口老市民常念、常去的老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