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秦晖越秀区图书馆开讲“什么是大国”
“百姓安乐才是真正大国”
秦晖简介
秦晖,1953年12月生,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研究生),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学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编委等。
什么是大国?大国如何界定?怎么样看待重庆的最牛钉子户现象?昨天上午,越秀区图书馆报告厅内,清华大学的知名学者秦晖教授一一奉上了自己的答案。“什么是大国”的主题演讲受到广州市民的热烈欢迎。
“秦武力强大但不算大国”
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岭南大学堂昨天再次开讲,对中外经济和改革历史颇有研究的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登上讲台,讲授他眼中的大国观。
“只有有了伟大的制度,自由的人民,才可算是大国。”秦晖在演讲中,对大国作出如斯注解,得到了在场大部分听众的首肯。秦晖认为,大国并非指一个国家的武力是否强大,版图是否宽广,而应从这个国家的制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看,应该从老百姓的权利、福利能够得到多大的实现来衡量,长枪大炮不能固化为衡量强国的标准,“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是关键”。
担任演讲点评嘉宾的暨南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庄礼伟补充说,评价大国有三个主要指标:国家实力、国际的威望、国人的大国认同。如果国力强大,在国际舞台上起到重要作用,国民们还确实能认同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国之内的,自己是一个有自豪感大国的人民,这样的国家就是大国。谈到国民,庄礼伟的一句“满清崛起之前,老百姓跪在朱皇帝面前,满清崛起后,老百姓接着跪在满清皇帝面前”,博来满堂喝彩。
对于近段时间在电视上热播的帝王剧如《大秦帝国》,秦晖发表了个人的见解。秦晖指出,当时的秦国只是在武力上、版图上勉强算得上“大国”,但从制度上,人民生活水平上,“大国”称谓实在勉强。秦晖认为,在当时的秦朝帝国,法家制度下的人民,没有任何自由、没有任何权利和福利可言。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个国家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人民,这样的国家当然算不上大国。
“最牛钉子户体现权利意识”
演讲结束后,听众踊跃发问,大国气度、大国外交、国家利益,广州听众抛出一个个鲜活的话题,秦晖从容回应。一名年约20岁的女子提问,询问秦晖如何看待“最牛钉子户”现象,如何评价吴苹一家拒绝拆迁的事例,在现场掀起小小高潮。
秦晖认为,“钉子户”现象在改革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改革前根本没有人把百姓权利当一回事。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物权法》通过后,民众的权利意识与日俱增。秦晖称,钉子户是不是该强拆,本质上是“公共利益”的问题。但认定“公共利益”并不容易,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在一个民主国家,什么是公共利益,没什么客观标准,只要大家认可了,就是公共利益。
秦晖表示,如果政府有民众的支持,仅仅是一两个人的个人利益,大概不至于造成“最牛钉子户”的那种局面。他举例说,由于土地区位的不可替代性,即使在最私有化的国家,包括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确实是为了重大公共利益,也可以强拆。但是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同,别说是商业行为,“即使在重庆钉子户房子建政府大楼,老百姓照样还是不服气的”。公共行为,要有公共意志的体现。
本报记者 周炯 实习生 陈前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