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2005年7月21日下午,英国伯明翰市“秋天餐厅”丘老板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一个略显嘶哑的声音哽咽着。王耀平已经激动得走了音:“丘老板,拜托你多准备点好菜,晚上我们要来吃饭,如果有可能帮我们买一瓶茅台酒。
买了罗孚南汽亏不亏?
2005年7月22日,负责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破产托管事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公告说,中国的南京汽车集团当天成功竞购了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部,从而结束了历时多时的罗孚竞购战。经历颇多波折的罗孚收购战尽管最后是南汽胜出,可是近来有人质疑:南汽5300万英镑的收购是否很亏?王浩良作出了回应:南汽以5300万英镑获得了至少100亿元以上的资产,并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所收获,其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南汽方面称,借道MG项目,南汽获得了包括MG、Austin等品牌;四款整车生产技术和设备;三个系列发动机和一整套先进的发动机研发设施和一个汽车品牌。借此,南汽还将申报建立国家级的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此外,南汽还无须为MG高达14亿英镑的债务“买单”。经过百年的积累和进步,MG的生产设备,如焊装、涂装和总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极高。MG现有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工业用机器人276多个,在技术上处于欧洲的中高级。直至破产前,MG的发动机生产分部运转都很正常,南汽只需将它们拆回中国,装配后就可立即投入使用。有观点认为,即使南汽方面只是生产销售发动机,都不会赔本。“一些媒体对于南汽收购MG罗孚持悲观论调和质疑,说我们是蛇吞象,吃下去要拉肚子;说现在是大喜,过两年要变大悲。对此,我们自己的头脑是很清醒的。”王浩良说,收购MG罗孚确实有很大风险,对企业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风险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知道MG品牌价值和市场售价可与捷豹、VOLVO、SAAB等品牌相媲美,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汽以最小的代价摇身一变成为英国老牌汽车巨人的老板,与此相匹配,南汽只需再建设相应的厂房就可实现投产。而国内建立一条成熟的汽车生产线少辄30亿,多辄50亿,南汽此举可堪称是以小博大的典范。”国家高级汽车鉴定评估师王黎毫不掩饰对南汽决策的褒扬。
血性儒商让公司快跑
“把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项目交给‘一个行将离休之人’,能行吗?”从王浩良调至南汽担任董事长开始,各种各样的议论就一直存在。甚至还有人把南汽王浩良与华晨祁玉民,并列称为“当今中国汽车制造的‘门外汉’”。但是,就是这两位“天不怕,地不怕”的“门外汉”,却怀有孜孜的报国心,用扎扎实实和神奇般的速度推进了南北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事实上,面对南汽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困局,王浩良选择只能是迎面应对市场。在王浩良的字典中,似乎却没有后退这个词:“与其畏畏缩缩地做,还不如轰轰烈烈去拼。”他对南汽进行了两次大刀阔斧地变革,削减冗员,开展关于思想大解放的大讨论,把职能部门削减了1/3。位于南汽大厦5楼的名爵汽车总部,现在就像是一个战时指挥部,员工连走路都用小跑,工作节奏很快,晚上加班到七八点更是常事。“庸才、慢才、懒才,有这些坏习性的人,我都不要。”王浩良表示,“我不想打造明星员工,只用那些在关节点上能发挥作用的人。”要想让公司“快跑”,就必须让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位员工都高速运转起来。《亮剑》影碟和《向军队学管理》一书,是王浩良最喜欢看的,他甚至给南汽的每位高层都发了一套《亮剑》。他开会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惜一切代价把名爵项目做成功”。作为毕业南京工学院机械制造系又在企业干过10年的“门外汉”,王浩良每天都要花2~3个小时恶补汽车专业知识。在他身上,没有政府官员的架子,却有儒商和学者的身影,表达一件事情十分简单清晰。如今,你到南汽转一圈,很多人都会告诉你:董事长来了之后把南汽10年的事都干了。罗孚的收购,是南汽对应国内、国际市场的空前机遇,收购的迅速完成。不仅仅是南汽对市场发展的最大认知,也是南汽实施航母战略的开始。南汽的短板是缺乏新产品,而罗孚拥有全系列轿车产品。更重要的是,名爵项目的核心在于将制造基地和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整体移到中国,南京将成为罗孚全球产品的供应基地,南汽可以通过MG罗孚在全球的营销网点,真正实现输出和输入的国际化战略,而南汽航母的形成与锻造就在这一整合过程中产生。据当时南汽负责接管的人员介绍,当时接管MG罗孚公司的现场让他们很震撼:所有的机器设备维护完好,都能正常生产,采用的设备都是国际一流的。例如ABB等公司的工业机器人有387台之多;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动力总成生产线大量采用在线检测技术;焊装生产设备也是高度自动化,都代表了欧洲当前汽车生产企业最高的生产水平。不仅是设备,MG罗孚为增强产品竞争力,投入巨额资金研发新车型,如今研发成果也悉数归南汽所有。其破产前,经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美国安永评估,MG罗孚总资产价值6.8亿英镑,即上百亿元人民币。也许,很多人这时候才明白以前南汽缺的是一个有号召力,一个有斗志的,有干劲的,有明确发展方向和能团结一致的领军人物。而现在,年过花甲的王浩良依然不依不饶,每天甚至还要背几个英语单词,和记者们发两条“请多给南汽施解剖刀”类的短信。“相信我,不会失败。”王浩良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这句话。很多人都问他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何处,他说:“我的信心来自我做人做事的态度。”“第三模式”突破传统“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在中国马路上跑的汽车,其中最强的还是一些合资企业的品牌,我们自己的品牌并不多。当然,我们也实施自主创新,一些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诞生了一些自主品牌。但是,总体上讲,这些品牌在国际品牌竞争中,没有达到一个很强的水平。并且,他们基本上都是生产一些低端车,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盈利空间都不是很大。”王浩良说。“南汽MG名爵汽车项目正在走出中国汽车企业发展一种全新的模式,这是继国内合资企业发展模式和自主品牌发展模式之外,创新形成的第三种发展模式。”王浩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样阐释了南汽的“第三模式”——通过收购,完全掌握国外先进品牌的高端技术进行汽车生产。MG名爵汽车项目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完全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并从真正意义上让中国人开始主导国际汽车著名品牌。据介绍,MG名爵在南京和英国长桥有两个生产基地,从发展之初就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这在国内汽车工业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也是我市汽车工业的“扛鼎之作”,地产的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轿车,为南京乃至江苏汽车产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两种发展模式,即合资品牌模式和自主品牌模式。江苏省汽车办有关专家分析,现有的发展模式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隐忧。合资企业用的是国外的品牌,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手里,其市场也只能局限在国内;而自主品牌现阶段多数只在中低端车型市场取得一定的份额,很难形成品牌的广泛影响力。南汽探索的是第三种模式。王浩良说,通过资本运作成功收购MG罗孚之后,南汽拥有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MG品牌及其核心技术,以及其全系列车型的知识产权。这些资源不是“为我所用”,而是“为我所有”,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自主研发的时间并降低成本,高起点走上品牌国际化道路。南汽第一次以国际化企业的身份登上世界汽车市场竞争的前台。在南京高新开发区,30万平方米的MG名爵生产基地拔地而起,下周新车下线;在英国长桥,原MG罗孚的部分生产线恢复生产,注入中国元素的TF跑车今年5月份下线。这两个生产基地将要生产的是原汁原味的英国车,而品牌和主导权都属于南汽。另外,MG名爵已经获得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SMMT)组织成员资格,拥有这个资格就可以参与欧盟普遍接受的英国相关汽车法规、标准的制定,也就是说MG名爵在欧盟也有了制定标准的话语权。近几年国内轿车产业蓬勃发展,而曾是汽车工业重地的南京声音却不大。MG名爵带来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围绕这一项目,我市汽车产业链跃上新平台:江苏汽车技术中心成立,整合院校研发资源,配合MG进行技术研究;南京天擎汽车电子公司成立,汽车电子是目前国产化率最低的部分,南汽联手十四所要挑战这一难题。由此可见,南汽的收购项目,具有战略眼光,这使得企业一举面向国际市场,站到了国际汽车产业竞争的最前沿。南汽的收购是中国汽车企业融入世界汽车市场的一种表征,这种中国企业身份价值的体现,远非是5300万英磅所能够估算的。中国企业如何吸纳海外资本,以及对民族身份的骄傲和认可的态度,或许更值得关注。从这点来说,5300万英镑的收购价值远高于收购的表象。(编辑 凤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