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逼近新房买到问题房投诉无门
深圳楼市呼唤验楼师
本报讯每次看到香港娱乐新知台《楼盘传真》节目,刘先生都会咬着牙说:“当初买房要是有个验楼师,今天就不用这么动气!”他在福田区某花园买了一套93平米的二手房,可收楼后要装修才发现主卧卫生间漏水,隔几秒钟一滴,和物业管理处和楼上业主交涉半年无果,一家人都后悔买了这个房。
家住都市花园的一位香港籍业主谈到验楼师时,对记者说:“在香港,无论是全新或是重售物业,聘用一位验楼师是十分具建设性的。他会提交一份验屋报告,列出物业状况,有什么需要修理,什么修理需要先做,以及估计修理费用。”
相对于一手楼有建设、监理部门的检验把关,才颁发《竣工验收合格证》,无论是“逐套检验”还是“抽检”,有了问题这些部门还是有一定责任帮业主向发展商讨公道的。
可对于成交量逼近甚至超过一手房交易的“二手房”,则基本没有质量监管之说,几乎全凭买卖双方“你情我愿”。记者通过搜房网论坛辗转采访了一位验楼人士,他告诉记者:“二手楼的勘验工作要比商品房大得多,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多二手楼都是带装修的,在验房的时候房子的一些问题就很难看出来。如电线、水管的铺设,这些都是埋在墙壁里面很难看出来。还有对于房型、墙体(墙面是否有空谷、裂缝等)、结构(在装修中有没有做过改动,这些改动是否会危及房屋安全)等进行检验,都是很专业的工作。”
但记者调查发现,“验楼师”这个在香港地区和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职业,可在深圳这个楼市异常火爆的城市,“验楼师”却是大家几乎很少听说的。很多业主收楼都是由装修公司或者自己出马“客串”,极少数业主才会请一下监理机构为自己的楼宇来个“婚前体检”。
专业验楼服务为何在深圳“吃不开”?深圳市房地产协会行业部一位负责人阐释了这样的观点,她说:“目前房地产消费观念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业主都是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心理,能省则省,并不完全接受中立第三方的专业服务。所以包括地产中介、律师评估和测量师等专业服务推行起来比较难,花钱购买优质服务的观念还得慢慢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