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本报记者 金婕
早报讯“放下老师的架子,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可能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在大关中学80多位老师合写的“化解师生矛盾宝典”里,“家校互动”是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法宝。
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生
“老师、家长的一句话,有时候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朝晖中学初一(6)班班主任张海慧老师给记者讲了班上一个学生的转变过程。
“小晨刚到我班上时,我就发现这个孩子有些异常,在《20年后我会成为……》的命题作文里,他写的竟然是‘恐怖分子’,平时情绪也非常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拔拳头。
事后,张老师找小晨详谈了一次,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读小学时,他的班主任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而家长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一顿暴打,久而久之,让小晨产生了很强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厌学情绪。”
“小晨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在思维、表达能力方面都很有天赋,但他的家长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于是,张老师找小晨的家长聊了几次,让他们帮助小晨一起重新树立信心,“放大孩子的优点,有时候能让他们明白,其实自己并不一无是处。”在张老师和家长的努力下,小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老师家长应该形成合力
曾有家长打进早报热线,反映现在有些年轻老师把过多的教育责任推给家长,老师们一些新的教育尝试也让他们很难理解。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赵卫平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师和家长还是应该形成合力。
赵老师认为,现在有些“80后”的年轻教师可能确实存在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的毛病,但“80后”老师身上具有的那种创新精神,决定了他们比以前的老师更有活力、更有想法。至于如何让家长接受他们的新理念、新方法,又是一个相互沟通和支持的问题,“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按照自己当初接受的教育方式对现在的老师进行评价,家长们也需要不断学习。”(071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