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钱助学,讨钱助贫,不在乎外界的不解和冷嘲热讽 有人说,他活在普度济世的英雄梦里
在湘潭,王少华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活雷锋”、“做慈善的叫花子”,一共抓了30多个扒手、救了5次火。
王少华总结了一套经验,找大领导批示,找一般干部捐钱。
做慈善的“叫花子”
一套陈旧简陋的两室一厅,这是王少华的家。王少华每月退休金500元,妻子所在的工厂破产,几乎发不出工资,女儿在湘潭市一中教书。在湘潭,老王应该属于普通市民层次,但是他却成了湘潭有名的“乞丐”。
老王不在家里,春节后他的第一项“乞讨”任务是为中山路龙口巷社区一位没有收入来源、却还收养了一名弃婴16年的好心老人欧阳义辉募捐。他已经募集了1000元,但还远远不够。老人糖尿病严重,已经出现肾衰竭。
老王这次又出师不利,3月12日,他通过区人大一位领导写字条去找区民政局的局长“讨钱”,被对方瞪着眼喝斥:我对你一点都不相信,报纸上都是假的!
没讨到钱,去医院见老人,老王依旧好言安慰,他一定能帮忙筹到钱。
已经“行乞”好几年的老王相信一个理:路一步步走,钱一家家地讨。
老王讨钱折服了许多人,其中有湘乡市百田镇五星中学校长周亚连。2005年7月26日,老王为五星中学的贫困学生去募捐,周校长亲自跟随体验。两人跑了湘乡市的许多单位,就政府办一个工作人员捐了10元钱。
两人正气馁不已,突然看到市政府后院,开进来一溜小车。老王很兴奋,跟周校长说,来了好多领导开会,我们去讨点钱。走进会场,看到正在发高档芙蓉王香烟、水果。老王走上会场就作募捐演讲,会场的领导都盯着他,没人作声。最后其中一个说:“我们是企业家开会,你去找政府办吧。”老王说:“企业家都发了财,我要找的正是你们,你们就做点好事……”
“我们是困难企业。”
“你们还不错的嘛,还发这么好的烟和槟榔,就捐包烟钱也好。”老王继续死缠,“你们要是不相信我,还有校长在这里……”
对方突然恼羞成怒,几个人把老王轰了出去。周校长在一旁窘迫得脸血红。
最后,两人在组织部获得了丰收,因为部长看过老王的报道,亲自批了200元。两人一整天的结果,最终募集了210块钱。周校长最后感叹:“老王,你这样受委屈,这个钱我们不要你去讨了。”
老王笑称,面皮太薄,是讨不到钱的。大多时候,旧西装领带,包里装着乞讨材料和报纸的老王就像游荡的济公,穿行在政府部门和公司“化缘”。中午累了,街边摊一张报纸倒下就睡一觉。一天走下来,最遭罪的是鞋,几年下来,都不知道跑烂了多少双。
在有的办公室,相信他的人,可能会笑脸相迎,捐钱还倒茶。但可能敲开隔壁的门,就是完全不同的际遇,被扫地出门。
老王总结了一套经验,找大领导批示,找一般干部捐钱。但拿着盖了上级部门红印章的材料,有的也不信这一套,还讽刺是自己刻的萝卜章。有的单位反应冷淡,但没有明确拒绝,老王就“经常性拜访”,隔天去一趟,不发火就说,发火了就走,过两天再去。
“老板”王少华
老王奔波穿梭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司之间,为别人募捐。
妻子也整天在外奔波。妻子刘静稀在汽车站附近叫卖面包补贴家用。不管天晴下雨,在中巴车之间来回穿梭。
王少华其实还有一个老板身份,他经营了一个卖拖把、笤帚、办公用品一类的杂货店。店子是当年王少华见义勇为负伤后,公安部门支持开办的勇为商店。
但是老王似乎不像老板。商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关着门。这里倒是存放了不少的矿泉水瓶和一些旧衣服。矿泉水瓶是王少华平时捡回来的,旧衣服则是周围邻居送的,等衣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送到乡下给需要的人。
妻子经常埋怨他不正经做生意,可是王少华的人生志趣显然不在经商养家上。王少华对媒体几乎不提自己的小店,他的乐趣在做好事,开这个店也就赚点生活费,补贴做慈善的经费,要想多赚钱,就不会这么天天关着门不用心做生意了。由于旧城改造,谋生的摊档将被拆除,对此他远没有妻子着急。
王少华的经商却也有捷径。王少华说,他一天到晚忙讨钱,没工夫守着杂货店一笔一笔做小生意。业务主要靠他找一些领导,说明了情况,请他们到他这里买点东西,好几个领导对他这个“活雷锋”很支持,长期在他这里订清洁用具。
在湘潭,也时有传言,说王少华借募捐挣了钱,对这一点王少华倒很在意。对于质疑声,他回应:“随时可以来查账,可以找捐款人和受资助人调查。”他专门建立了一本募捐档案,近两年每次募捐的每一笔款项他都会一一写明,并请捐款人签名确认。
“行乞”的两套“杀手锏”
老王很得意自己能讨到钱。他还有别人学不来的两套“杀手锏”:英雄名头和媒体配合。
1994年12月,老王追一个偷车贼。和持刀贼搏斗,被捅了一刀,好在刀尖在离心脏3毫米的地方停住了。
在那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王少华接受了数十次采访,他的名字也反复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他,甚至上了公交车还有人给他让座。
这次见义勇为成为老王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大难不死的王少华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经过了这件事,王少华助人为乐的事儿更多了,两年内他连续救了5次火,还在菜市场蹲点抓扒手。一时间,他被媒体称为湘潭的“活雷锋”。
若干年以后,能帮人讨到钱,获得别人信任,很大程度上仰仗挨的那一刀。
从2002年开始讨钱起,王少华消除募捐者疑虑、打动他们捐款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把精心收藏的、刊登他见义勇为事迹的、1994年的《湘潭日报》拿出来。“我是见义勇为的王少华,我不会骗人!”
2002年,王少华提前退休了。已经五十出头的他仍闲不下来,他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报纸上,希望别人有困难就来找他。湘乡一名农村中学校长电话求助,请老王帮3个贫困孩子解决学费。
同样囊中羞涩的老王想了一个办法,利用自己“活雷锋”的牌子去募捐。2002年年底,经过半年多的“募捐”,2800多元讨来的钱交到了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他特意叫上了几个熟悉的记者拍了照片,再次成为媒体焦点让王少华很有成就感。此后,他又像上了瘾一样到各个周边县上的学校跑了一圈,主动要求帮助失学的孩子。
有朋友评价老王的“乞讨经”是“君子善借于物”。
每次老王的募捐都会请当地媒体报道,一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二是为了公证,“老王我没贪钱。说实话,我私心的话讨到1万,我只给5000元,自己留5000元,也没人追究我,也没人证明我。所以怕到时说不清。”
老王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许多人不在乎那点钱,但是却对出名有兴趣。我把媒体叫来报道,他就愿意出钱,还不好意思数额太低。”他还总结了一整套“扩大影响”的办法。“困难户太多,一开始报纸也不会感兴趣,但是有了捐款,再有单位领导出面,记者一般会报道。”拿着报纸的报道再去讨钱,往往事半功倍。
王少华乐于和媒体联系,习惯收集每一篇对自己的报道,他毫不讳言从“替人讨钱”中得到的满足感:“把钱交到学生手里,是最高兴的时候了;第二天看报纸,看到自己的照片,又很高兴!”这种满足感足以抵销围绕在王少华周围的怀疑与嘲讽。有人认为,这个1994年为抓窃贼身负重伤的“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只是想借此再度出名。他理直气壮地声称:“我就是需要出名,越出名,才越方便为更多的贫困户讨钱。”
一同体验过讨钱经历的周校长说,很少有人能忍受这种讨钱的屈辱。但是老王似乎活在自己普度济世的英雄梦里,对外界错愕不解的神色和冷嘲热讽完全可以忽略不见。
王少华只考虑“点”?
3月12日,老王还是因为去“讨钱”被某区民政局长误解而哭了一场。
老王说,平常他受到的冷遇和误解比这个还多,他都能接受,但民政部门的误解让他最难受。这已经是老王去“讨钱”,第三次被同一位民政局的领导骂。
2006年,家住湘潭市韶山西路的湖南大学学生姜某得了尿毒症,下岗的父母沿街乞讨一天,只讨到了27块钱,最后跪地请求老王帮忙。老王找了媒体报道,然后直接找到湘潭市委书记陈润儿批示,要民政局和团委给予救助。老王拿着报告去找了这位区民政局领导,这位局领导却喝斥:我对你这个人根本不相信,这件事不是你管的,你也管不了!虽然民政局最后还是出了钱,但老王却耿耿于怀。
民政部门却也拿老王头疼。“要是有100个王少华这样做慈善到处窜,湘潭也乱套了。”湘潭市慈善会主任莫志敏罗列了三大“头疼”:民政部门做工作都是分内的,默默无闻,老王做点屁大的事情也喜欢找媒体报道,让外界觉得民政部门不作为,全是他在做事;不按程序,动辄直接找市领导,造成民政工作很被动;带着救助对象到处上门,赖着不走,影响部门工作,许多部门领导见了他都很头疼。
湘潭市民政局副局长易德佑说:对于王少华这个人,我们首先要肯定他,做了一些工作,帮助了一些失学的孩子和孤寡老人。我们其实一直欢迎社会各界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他说:民政部门并不是不作为,我们也是竭尽所能。政府要考虑全盘,考虑公平原则,只能是撒胡椒面。
义工联盟构想
认识老王的人多,都找他帮忙,有时晚上12点还有人打电话。有些找不到老婆的也找他,没有钱也找他,家庭矛盾要寻短见的也找他。
老王照应不过来,开始寻思寻找像自己一样喜欢做好事的人成立义工组织。
早在2003年5月,王少华等就向湘潭市团市委和民政局申请筹备成立“湘潭市弘扬雷锋精神促进会”,申请在团市委顺利通过,但是湘潭市民政局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规定,认为该市已有慈善会、希望工程促进会、见义勇为促进会等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同意再成立“弘扬雷锋精神促进会”。
在老王看来,这些政府的组织都是官僚机构,缺乏和民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每年象征性地搞点形象活动,做不了实事。有钱并愿意资助别人的人其实很多,但是缺乏有公信力、和民间沟通良好的组织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据《民主与法制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