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难辨 古玩市场一探究竟
张英群说古玩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假的。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呢? 古玩市场真的如张英群所说的那样吗?记者深入西安古玩市场进行调查。
每个星期六的早上,是西安古玩市场人最多的时候,除了那些固定的商户之外,还有一个挨一个的地摊。陕西是文物大省,这里面各种古玩也是应有尽有。在一个地摊上,记者发现了一个和张英群家里那个一样的铜镜。
记者:“这个怎么卖?”
摊主:“这个要1万6,这是百分之百唐镜,海兽葡萄镜。”
而在另外一个地摊上,同样是唐代的铜镜,价格却相差甚远。
记者:“你这个怎么买的?”
摊主:“六百。”
记者:“你要是上万块,我还敢相信这是真的,六百块钱,那绝对是假的。”
记者又走进一家店铺,点里的铜镜又是一个价钱。
记者:“这怎么卖的?”
老板:“八千。”
记者:“这么贵啊?”
记者提出要看一些真正古代的青铜器,店老板从角落里拿出一个鼎来。
记者:“哪个朝代的?”
老板:“西周的。”
记者:“多少钱?”
老板:“你打算掏多少钱?”
店老板没有直接说价钱,而是拿出另外一件青铜器给记者看。在记者的追问下,他才报出了一个价格。
记者:“那个鼎要多少钱?”
老板:“15万。”
同样的海兽葡萄镜,价格从600到16000,即使对张英群这样的内行来说,也很难当场辨别真假。于是,记者就在西安花1000元买了一个号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爵,请文物鉴定专家来辨别真假。
在北京市潘家园古玩市场的三楼,有一个文物鉴定中心,记者首先来到了这里。在交了一百块钱鉴定费之后,见到了鉴定中心的专家。
专家:“这东西从造型来说,是商代的,就是纹饰不好。”
记者:“您看这锈像哪个朝代的呢?”
专家:“有一千多年吧,像是宋代仿的。”
记者:“这东西能卖多少钱?”
专家:“在潘家园市场,能卖一千块钱。”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件铜器的真伪,离开了潘家园之后,记者又来到位于琉璃厂的中国收藏家协会。身为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的刘建业对记者所购买铜器的锈斑产生了怀疑。
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刘建业:“这个锈有做旧的痕迹。作假者做的时候还是下了一点功夫的,一般的收藏者都有可能认为是真的。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破绽,铜锈有三层,红斑绿锈。底子在铜锈的上面不是在它的下面。”
为了更形象的展示这个锈的问题,刘建业拿出一个玻璃片,在铜器上面轻轻一刮,上面的绿锈成粉末状掉落。当玻璃片刮到立柱的时候,突然其中一个立柱出现断裂。
刘建业:“这是粘上去的。你看这个岔口,证明还是新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