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 探访文物做假作坊
记者拿着青铜爵请文物专家鉴定,两位专家都告诉记者,这个爵属于仿制品,但到底是哪个朝代仿制的就不好说了,潘家园的一位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宋朝仿制的,因为从铜锈的程度看,应该有千年左右的历史。
在许昌洋帆古玩市场,记者找到了一个女老板,店里的这些东西都是在他们家里做出来的。记者提出要看一下生产过程,她就带着我们来到了她的家里。这是一个两层楼房的小院,加工青铜器的工厂就在她家楼上。
在一间面积不足20平米的屋子,记者看到窗户下面有四张简易的工作台,三个工人正在埋头工作。老板告诉记者市场上卖的那些所谓的古代青铜器,大部分都是他们加工出来的。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个铜鼎,和西安市场上卖价15万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
老板:“运气好的话,在市场上能卖一百万。你们要是要的话,两三万吧。”
一个在市场上能卖到15万的青铜器,在文物造假作坊只需要几千块钱的成本,这些青铜器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老板:“咱仿的跟人家仿的还不一样。人家是在新坯子上襄上几块(老铜皮)就好了,咱这个是全包皮,打磨掉。”
记者从一个工人手里拿起一个正在加工的青铜器,上面还有两块没有贴好,里面新的铜皮还看得非常清楚。在这个工作台则是一个完全还未加工过的新坯子。
老板:“这个是新的。然后把老料全部包上去。”
老板所说的老料就是这些从外面买回来的废旧铜器,经过工人们认真地拼接和粘贴,就给这些新铜器包上了一个旧的外衣,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年代久远的文物。
老板:“这是我们卖的大盆子,全割了,帖到那上面去了。原来的盆有这么大,锈比较好,全部贴上去了。”
在靠墙边的地上,记者看到了有一些锈迹斑斑的青铜器,老板说,这是他们刚刚从外面买回来的坯子。
老板:“这些锈很假,还要全部磨掉,再贴上老料。”
在坯子旁边的一个纸箱子里,记者还发现了粘贴所使用的胶水。
老板:“这些502只是打底用的,还有其他的。”
据老板介绍,他们家做高仿的青铜器已经有无六年了,除了这四个工人之外,还有一个师傅负责产品的把关和培训。
记者:“这个壶得贴多长时间?”
老板:“没有二十天贴不出来的。你来了这么长时间,才贴了这么一小块。”
在楼下储藏室里,记者看到这里摆满了已经做好的货。据这位老板介绍,这些编钟都已经被定了出去。
老板:“这些编钟是贴的斑。”
据这位老板介绍,他们做出的货主要销往西安和郑州,剩下的就被送到许昌古玩城出售。由于产品外边采用的全是老料,所以一般人很难鉴定出来。有时候能卖出很高的价钱。
老板:“像这个大鼎,人家从俺手里买走,四万块钱买的。当着我们的面,当场又卖给其他人,一百多万,因为我们做活很仿老。”
文物市场存在监管真空
有一项统计说,目前全国有3000万收藏爱好者,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一年的交易额就有11亿元人民币。现在这个巨大的市场成了假货的天下,有人说古玩文物造假已成为商品生产领域造假的最后一块乐土。但是,当记者试图寻找相关主管部门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
文物部门对出售假文物的现象无权管理,而工商管理部门又很难辨别文物的真假。那么谁能够让文物市场规范起来呢?
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刘建业:“要规范。根本的问题就是一个是规范我们鉴定队伍,有一大批能够国家承认的,确实有鉴定经验和鉴定水平的人,出来从事鉴定工作。”
刘建业介绍,国家承认鉴定师资格的意义还在于,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那么鉴定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刘建业:“就象医院医生看错了,医疗事故你没有刑事责任但是你有经济责任,你要赔偿,负这个法律责任。鉴定也是这样,你给人鉴的是真的,人家花几十万买了,人家最后是假的那么你要承担鉴定的责任。”
半小时观察:文物市场也该打假
玩古董的有一个默认的规矩,文物交易讲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卖的东西是真是假,卖方没有义务告诉你,你买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凭买方眼力,好坏都要认账,没有退货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收藏文物就像挖宝,买到真东西的概率比中彩票也高不了多少。
文物收藏品该不该打假?没有哪个市场就应该是假货充斥、欺诈横行的市场,文物市场当然应该打假。但是,我们国家至今没有实行鉴定师资质考核,没有专职的打假人和机构。建立一个健康文化市场的基本前提现在都成了问题,这就相当于只有一批对足球略知一二的运动员,却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和裁判,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建立一个发达的足球产业那无疑是笑话。
把收藏当作理财手段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没有基本的市场规则总不是一个正常情况。在中国的各个博物馆里,并不缺少鉴定文物的人才,工商等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在其他商品市场打假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建立一个健康文物市场的宝贵资源,关键问题是,有关部门不能再把文物市场当作一个三不管的边边角角,现在就应当下决心让这个市场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健康。
主编:马洪涛
记者:王冠明
摄像:陈艳波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