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四川 > 成都日报

抓住机遇 乘势而进 加快发展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学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体会

  成都市社科院院长 刘从政研究员

  编者按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我市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上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李春城同志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的任务,深刻阐述了成都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文字简炼、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学习好《报告》对于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让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并领会此次报告的精神,本报与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市社科院等相关单位合作,组织部分专家学者谈了他们对该报告的理解和看法,以期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提供有益的借鉴。

  1、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成功实践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大体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三种发展层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如何实施这个战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路径选择得当,就能较快取得成效;选择不当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全局。

  成都和西部其他许多城市一样,具有“三农”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多地少的基本特征。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市委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个主要矛盾,大力推进了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市委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是农村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有序转移农村富余人口,同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积极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抓住了产业发展和人口转移的要害,对于正确引导和加快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它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使长期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普遍受益,使全市人民的福祉普遍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的路径选择,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委提出的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要实践活动。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经过四年生动丰富的实践,我们初步走上了一条符合成都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开创了成都发展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得到实惠较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第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坚持以“三个集中”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三新”促三次产业互动,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0亿元,比2002年增长65.8%;全口径财政收入489.1亿元,比2002年增长1.7倍,其中地方财政收278.4亿元,比2002年增长2.2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从2002年的8.4:45.6:46.0调整到2006的7.0∶44.1∶48.9。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6年实现增加值1326.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39.7%上升到48.2%。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四年累计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532.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1.9亿美元。

  第二、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在“三个集中”的指导下,统筹规划了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实施了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建设,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启动了成都地铁一号线工程,天府广场、二环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36.15%,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城市综合管理得到强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并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环境保护认识提高,措施加强,被列为全国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城市,被评为全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等。城市面貌的改善极大地丰富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内涵,使市民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坚持实施“三大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先发展了一批重点镇,集中建设了一批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率先在西部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镇镇通网络、村村通电话。

  第三、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农民人均收入4905元。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三年不断缩小,到2006年,已缩小到2.6:1倍,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6年为3.28:1)继续扩大的情况下,成都能做到不断缩小,这证明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初步成功。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2年的3.9%下降到2006年的2.8%,社会保险和困难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开创成都美好未来的战略布局

  《报告》指出,当前,我们正阔步迈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局,努力构建和谐成都,是今后五年新一届市委肩负的历史使命。”经过几年的实践,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已经形成,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广大干部群众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成都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2007年3月1日国家正式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六大难得的机遇: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将继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扶持力度,有利于加强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是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西部地区以改革促发展,增强动力和活力。六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沿着这条西部大开发新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报告》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科学的战略布局。

  第一、绘就蓝图,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数据是目标,也是旗帜。《报告》中关于奋斗目标的数据令人鼓舞。

  《报告》指出:到2011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人均GDP5000美元对成都意味着什么呢?按照世界银行统计标准,意味着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据资料反映:2002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如希腊、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科威特、韩国、乌拉圭、捷克、匈牙利、沙特阿拉伯等的人均GDP水平为5000美元左右。2006年成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经济便会进入持续快速的发展时期,比如日本,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从1961年到1973年,连续12年经济增长均达到9.8%。成都已经具备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再从3000美元到5000美元,所需要的时间是逐渐缩短的。因此,用五年时间实现成都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5000美元是完全可能的。这既是宏伟的目标,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报告》中提出,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这个预测是有现实依据的:2006年成都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789元,比2002年的8972元增长3817元,四年间增幅为42.5%(未考虑价格因素),年均递增9.3%,按此速度计算,到2011年,成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736元。与此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2的3377元增长到2006年的4905元,四年间增幅为45.2%(未考虑价格因素),年均递增11.3%,按此速度计算,到2011年,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7679元。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是一定能实现的,成都城乡居民将过上宽裕型小康生活,幸福指数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成都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坚持和发展我市近几年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政策上要有新举措、实践上要有新进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做到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做到以转变增长方式的“快”带动发展的“好”,以发展质量的“好”来支撑发展速度的“快”。对成都而言,就是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和龙头,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把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贯穿始终。

  二是必须深入推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事前和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决革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做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公推直选、开放“三会”等,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委和政府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造福全市人民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追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继续认真做好城乡居民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和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各项工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四是必须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进团结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干部要把精力和功夫放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上。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了解情况,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战略布局已经明确,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西部大开发 | 工程 | 规划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