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2003年,湛江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贝丘遗址出土八具新石器时代人骨遗骸。这是20多年来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出土人骨最多、保存相对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材料,也是迄今为止在雷州半岛上发现的最早的广东人。
2007年初,中山大学启动鲤鱼墩古人骨专项研究,这使中断了多年的广东境内古人骨研究工作得以恢复并延续。七千年前南粤先民们的生活,正在人骨的不断拼合中逐渐清晰。
7000年前,湛江遂溪,海风徐徐。M6与族人在海边捕鱼打猎,他个儿不高,约一米六多,大眼睛,下巴略尖,牙齿整齐,看上去很秀气。如果M6还活着,穿上今天的服装,走在大街上,没人能把这个30多岁的远古广东男人从现代人里认出来。
事实上,M6就是现代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指挥打制石器与控制航天飞机的大脑几乎是一样的。用数百万年的时间,古猿进化成人,相比之下,几千年不过是弹指一瞬,人的体质特征在此期间只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M6的名字,源于他所在的墓葬编号,他来自遂溪县江洪镇鲤鱼墩贝丘遗址,很“荣幸”地属于迄今为止在雷州半岛上发现的最早的八位广东人之一。
这八个远古社会的广东人从哪来?在何种环境中求生存?形成了什么样的文化习俗?与周围地区居民有何联系?……来自体质人类学、考古、历史等专业的研究者,将用两年的时间,从这批人骨材料及他们生存的环境中,寻找答案。
初遇人骨 险些当成清朝人
2002年11月一个早上,考古队领队冯孟钦与“他”首次相遇。这具人骨令冯孟钦越看越觉得怪异——“他”的下肢交叉弯曲,肱骨处放着一个油螺,头颅面上还放着几块石头。
荆棘丛生,荒草深处散落着坟冢。东南边的50余米远处是成片稻田,东边角村的农人在此耕种。这是冯孟钦带领的考古队进入鲤鱼墩贝丘遗址挖掘的第三天,他们已揭开了遗址的地表现代层。
考古技工的手铲一点一点,向下、向四周拨开沙土,不经意间,一小块人骨碎片暴露眼前。再继续清理,一方1米多长的长方形墓坑里,躺着一具完整的人骨架。
机械而细致的挖掘清理,最令考古工作者兴奋,莫过于意外收获。五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在鲤鱼墩贝丘遗址的考古情形,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孟钦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揭开地表现代层的沙土,直接到达新石器时代。
2002年11月一个早上,冯孟钦与“他”第一次相遇。冯对“他”的第一印象:此人生前极可能生活在现代社会,最早也不过晚清。不过,这具人骨令冯孟钦越看越觉得怪异——“他”的下肢交叉弯曲,肱骨处放着一个25厘米长的油螺,头颅面上还放着几块石头。
这种特别的处理,在今人的丧葬习俗中,显然并不存在。而墓坑所在地层的土质,与现代层明显不同。那么,“他”是谁呢?由于广东的酸性土壤加上多雨、潮湿的气候,与北方地区相比,广东境内考古发现古人骨遗骸的概率相当低。带着疑问,冯孟钦决定先把这具人骨就地保存,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Page:1
人骨幸存 多亏贝壳庇佑
广东土壤呈酸性,且气候多雨、潮湿,极不适合古人骨保存。幸运的是,鲤鱼墩处遗弃的贝壳残骸堆积成丘,阻挡雨水渗入土壤,从而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这批古人骨最终不至于被侵蚀腐化。
从天空俯视,鲤鱼墩是雷州半岛的一个凸起的小点。它位于北部湾东岸,面积约1200平方米,东大西小,因形似鲤鱼而得名。鲤鱼墩南部约200米外有淡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入北部湾,这条河同时也是遂溪县与雷州市的分界,河之南为雷州。
1982年,遂溪县开展文物普查,当地村民反映,鲤鱼墩自古是个荒岛,堆积着大量的贝壳残骸。但1958年当地青年文艺队为解决经费,曾刨挖贝壳到村东头建窑烧灰卖钱,持续约一年的时间,贝丘原貌造成严重破坏。1991年,鲤鱼墩贝丘遗址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冯孟钦带队对鲤鱼墩遗址开展主动考古发掘。冯孟钦自1988年从事考古,他的作业范围集中于粤西、粤西南一带。广东考古界对雷州半岛的新石器文化知之甚少,此前已知广西的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通过西江流域影响到粤西的肇庆地区。那么,在粤西南,其影响力又到达哪里呢?冯孟钦希望从鲤鱼墩遗址的发掘中寻找线索。
发现第一具人骨后三个月内,考古队在距地表约2米深处的第五层与第六层之间,陆续清理出七具人骨。这八具人骨都是单独入葬,尽管保存的完整程度不一,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形态——屈肢,第八具人骨的面孔上扣着一个油螺。八个墓坑或圆或方,大多数呈长方形。
在遗址600平方米的挖掘范围里,考古队发现了属新石器时代明显特征的陶器、石器等物件。再经过碳14测定,鲤鱼墩贝丘遗址的年代确认距今约3500年到7000年。这八具人骨的主人的生存时间由此得以确定。
这批埋藏于南方地区的古人骨材料,有幸在21世纪重见天日,冯孟钦说,这要“感谢”厚厚的贝壳。在数千年漫长岁月中,先人遗弃的贝壳残骸堆积成丘,阻挡雨水渗入土壤,从而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古人骨最终不至于被侵蚀腐化。迄今为止在广东境内发现的明清人骨,多数没有完整的骨架,常见只剩几小块碎骨。
考古队将这八具古人骨用特殊材料处理后,包上石棉纸,再浇上石膏固定。考古工作结束后,八具人骨离开了存在了数千年的鲤鱼墩,连同出土的器物,运到遂溪县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
封存了两年多后,这八个远古广东人“坐”上一部越野车来到了几百公里外的中大人类学实验室。
人骨清理 比玩拼图更有趣
中大学者李法军和几个学生用钩针、油画笔、镊子、小水枪清洗古人骨,然后将人骨碎片用胶水拼合起来,M6的头颅已大致复原了除面部之外的部分。
2007年3月底的广州,柔和的春光透过中山大学马丁堂的大窗,照射到人类学系实验室里。
“这块放哪儿呢?……应该是颅底的一部分,颞骨岩部……”“对上了,你看,这两块对得很顺畅!”
M6的头颅在中大人类学系体质人类学者李法军博士的手中已经初步显现。在李的玻璃工作台上,散落着M6头骨的几十块碎骨,每一块都碎得不规整,它们之间看上去毫无关联。
李法军翻拣着碎骨,端详,比较,测试,拼接,他不时自言自语,又像是和那个头颅的主人说话。在李身后的柜子里,放着各种人体骨骼标本,还有南方古猿、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头骨化石的精确复制品。
李法军习惯站着工作,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拼人骨是他的乐趣之一。他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4年来到中大人类学系任教。今年年初,李法军启动了鲤鱼墩古人骨种族特征研究项目。现在,这八具古人骨的清理工作已完成过半。拼接人骨之前,李法军首先要除去这八个鲤鱼墩古人来到现代社会临时披上的“衣服”——石膏和石棉纸,然后给他们“洗澡”,因为人骨出土时粘着大量沙土杂质。
去土不能用力撬或抠,否则碎片就会更碎。李法军和他的几个学生助手,用的是两头弯曲的不锈钢钩针——这是牙医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剔,再用油画笔扫,凝结的小土块稍稍松了,才用镊子轻轻夹取碎片。这样即使是蚕豆大小的一小块骨碎片也不会遗漏。
清洗人骨不是一古脑把碎片都丢进水池里,要用小水枪冲去残余的沙土。牙齿碎片是不清洗的。如果上面还有牙结石,提取分析后可以获知鲤鱼墩人在数千年前比较全面的食谱。
拼人骨是比玩“人骨拼图”游戏远远复杂而有趣得多的工作。凭借九年积累的专业素养,李法军可以一眼就判断出任何一块奇形怪状的人骨碎片所处的大致位置。一个正常成人体内的骨骼共206块(头骨23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听小骨6块)。如果骨头齐全,李法军用十多分钟就能拼成一具骨架来。
李手上拿着502胶、AB胶等我们常用的普通胶水,只要轻轻一点,碎骨就牢牢地粘上了。此外,为了修复骨骼缺失的部分,还会用到石膏以及蜡料。M6的头颅起码裂成三四十块,李法军已为他大致复原了除了面部之外的部分。
相对于比较复杂的面骨,人的八块头盖骨还有迹可循——颅骨缝有矢状缝(居颅骨中线)、人字缝(由矢状缝下后端向外下方行走,宛如“人”字形)、冠状缝(走行于人字缝外围)和颞鳞缝(基本位于颞骨鳞部外缘)。但并不是依照颅骨缝接上就OK。李法军说,人骨埋在地下几千年,由于水浸和土壤重力作用等因素会使骨头发生微弱的或者严重的变形,所以在复原头骨的时候必须在整体上对修复的头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够开始复原工作,有时候拼接时还要在碎片与碎片之间留点罅隙,这样做是为了调整和避免由于部分骨骼变形而带来的头骨整体变形问题,否则,复原出一个变形的头骨就会失去科学研究的基础。M6的头骨,不是电影里常见的那种阴森森的惨白色,而是黄褐色,这也许是他长时间与沙土胶结的缘故。以指轻叩,头颅发出“笃、笃”的闷响。中大考古专业大三女学生李丛去年在河南参加考古实习时,第一次看到古人骨,心里还有点害怕。而现在她习惯课余到实验室里一边清理人骨,一边听老师讲“鬼故事”。她说,当你发现骷髅里也蕴藏着科学奥秘,乐趣自然取代了恐惧。Page:2
人骨判断 他们牙口都很好
M3是牙齿比较差的一个,他的遗骨有明显的牙齿过度磨耗和龋齿病的证据。他的牙齿比其他人的磨耗严重得多,可能和某种饮食偏好或特殊职业有关。
M6长得太秀气,以至于李法军一开始还以为他是个女人。
李法军认为如果仅仅从头骨的一些特征判断出其性别,准确度在八成左右。M6的头骨骨表面光滑,表明他头部肌肉不甚发达,下颌前端不像一般男性是方的,而是略尖的。他也没有枕外隆凸(枕骨下一个小突起),乳突不发达,眉弓不明显,这都是女性化的表现。
幸好,M6的部分髋骨还保存着——骨盆特征是判断性别最可靠的证据。李法军依据坐骨大切迹(髋关节后方的一个结构)和耻骨下角(生殖器上方的骨质部分)的角度变化,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判断个体性别。伸出食指和中指,角度呈“V”字——这是一个男人。如果伸出拇指和食指,对着坐骨大切迹或耻骨弓,角度呈“八”字,则是女性。
身高可以通过股骨、胫骨或者其他长骨的长度,根据身高公式初步换算出来——约一米六五。年龄有几种判断方法,常用的是看牙齿磨耗。M6的牙齿很整齐,磨耗程度在三级,齿尖基本被磨掉了,齿尖下的齿质还没完全合在一起,李法军据此判断,M6应该在三十到三十五岁。但单纯以牙齿磨耗判断年龄是不够准确的,还必须同时考虑M6所处时代与现代之间的诸多差异,例如当时的古环境、其生前的食谱和钙质吸收情况等,结合耻骨联合面磨损情况,才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年龄。所以,李法军目前只能说,M6初步估计在三十岁左右。
李法军还注意到,M6的四颗第三臼齿(俗称智齿)全部萌出,发育良好。要说到七千年前的人跟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他们的牙齿一般都很整齐,第三臼齿还没退化。当时的人还需要强壮的下颌,来咀嚼未充分加工的食物。现代的人食物经过深加工,吃的非常精细,所以下颌骨退化了,牙颌畸形较多,很多人齿列不齐,上下颌无法完全对齐(所谓的“地包天”之类)。第三臼齿也退化了,很多人长不出四颗,长出来多畸形的,有些人需要拔掉。如果七千年前有牙医,他们的工作一定很清闲。
刚把M4的后脑拼出来,李法军就欣喜地说,这肯定是个男的。
M4的颅骨很大,比M6大很多,枕外隆凸明显,骨表面粗糙,加上粗大的股骨头,基本可以肯定是个男性。
李法军还初步判断了一下其他几具遗骨的性别,除了M7无法判断外,其他七具全是男性,多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那个时代的平均寿命大概就这么长。所有的遗骨上没有明显外伤,李法军认为死因可能是疾病导致。
在M3个体上还发现了明显的牙齿过度磨耗和龋齿病的证据。他的牙齿比一般人的磨耗严重得多,可能和某种饮食偏好或特殊职业有关。他的臼齿有几处明显的龋齿病灶,看来这个地区7000年前的人类已经有了“文明病”了。这也进一步证实,龋齿的确可能是农业社会出现以后才出现的。
人种特征 不类现代广东人
他们颅形较长,有着大眼睛和大鼻子,塌鼻梁,嘴部突出、身材不甚高,是典型的南方人种,与现代人对比中,他们一般和东南亚一带的居民以及大洋洲的现代土著比较接近。
李法军对鲤鱼墩人骨材料保存较好的几个颅骨进行初步观察后发现,他们颅形较长——如果俯视,可以发现头颅呈椭圆形,这是典型的南方人种的特征,北方人种则多接近中等颅型和短颅型。另外,他们的有着大眼睛和大鼻子,塌鼻梁,嘴部突出、身材不甚高。
而类似的特征,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闽侯昙石山、广东佛山河宕、广东南海鱿鱼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发现的古人骨材料上都出现过。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曾对中国南方地区古代种族进行对比研究,他把这种代表性的体质类型命名为“古华南类型”。
朱泓研究认为,“古华南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可能是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即浙、闽、粤、桂一带为主要分布区的。根据古史文献记载的民族分布地望,这一类型可能代表了广义的“古越人”的种系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古华南类型”与现代华南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包括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有所不同。但与现代人对比中,他们一般和东南亚一带的居民,如印度尼西亚人,以及大洋洲的现代土著,如美拉尼西亚人等比较接近。朱泓还指出,“古华南类型”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那里。“柳江人”的化石材料发现于广西柳江县通天岩旁的一个洞穴中。其头骨上多数特征均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比较接近,特别是与南亚类型的蒙古人种存在着更多的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兼有某些与赤道人种相似的特点。
为什么“古华南类型”与现代华南地区居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朱泓推测:先秦时期,中国历史上北方地区战乱频仍,大量的北民南迁乃至侨置郡县,致使南方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北民南迁的压力迫使一部分“古华南类型”土著不断向更南方向的东南亚一带以及太平洋诸岛屿迁徙,因而对这些地方的现代人种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而另一方面,南迁的北民与当地土著“古华南类型”居民在长时间的共存、同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今天的华南汉族和其他众多少数民族。Page:3
捕鱼烧陶 揣想“新石器”生活
鲤鱼墩人已有纺织手艺,在海边撒网捕鱼,捡食贝类,在海边灌木丛林中猎取野兽;他们已经懂得烧制陶器,并在陶器表面上划出装饰线条。
鲤鱼墩南部200米处,有一条淡水河蜿蜒汇入北部湾。考究古地名,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之意。而“江洪”的由来,则因此地面临江海,洪波滚滚。
如果给这八个鲤鱼墩人穿上现代人的衣服,让他们回归鲤鱼墩所属的遂溪县江洪镇东边角村,今天的他们,可以承包几十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每天早上走过水泥路去种田;农闲时,到村里的文化室看看书、上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攒上一点钱可以盖座新房,墙上贴瓷砖,地面铺大理石,大门是不锈钢铝制的。
那么,在七千年前呢?
他们穿着原始的衣物——出土的陶纺轮说明他们已经有纺织手艺,会制作简单的纺织品,再戴上磨制成环形的鱼脊椎骨、打孔的贝壳饰物。平时他们到海边撒网捕鱼,捡食贝类,在海边灌木丛林中猎取野兽。
湛江海洋大学贝类学家蔡英亚教授对遗址出土的贝类种属进行采样鉴定,潮间带贝类达12种,以泥蚶、毛蚶、牡蛎居多,这三种肉质最为丰厚鲜美。鲤鱼墩人无需全靠牙齿咬碎贝壳,他们找来砂岩石,凿打成石锤敲开贝壳。
出土的鱼骨种类多样,连同那个小小的网坠,那是他们撒网捕鱼的明证。
除了海味,还有山珍。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镇洪对出土的动物遗骨进行鉴定,发现野兽的种类也很多,有黄猄(一种鹿)、赤麂(一种鹿)、水牛、野猪等等。
这时候的他们已经懂得如何烧制陶器。把肉放在陶器里,煮熟了吃,更加美味而健康。陶器是就地取材,用沙质土制作而成。鲤鱼墩人还在陶器上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用毛蚶壳当“画笔”,在陶器表面上划出或直或斜的装饰线条。上下垂直或成45度角倾斜的“篮纹”是当时最流行的纹饰之一。除陶器外,他们使用的工具还有小型磨光和穿孔的石器。
鲤鱼墩人过着群居生活,挖出密集的柱洞作房子的“地基”。在生命到达终点时,族人挖好墓坑,对逝者肢体做一些处理后让他们入土为安。考古发现,部分墓坑的位置在柱洞分布范围内,且层位相同,也就是说墓坑是在房子里。这是否暗示着:鲤鱼墩人灵魂归天后,身体也不想离开家园?
屈肢葬俗 或从南方之南来
冯孟钦认为,鲤鱼墩遗址的屈肢葬俗从广西甚至更南的地区流传而来。李法军由此假设:在新石器时代,雷州半岛与广西漓江流域的居民在种族类型上相近。
这八个鲤鱼墩人或仰身、或侧身或蹲着低头抱膝,或下肢交叉屈收,尸骨上的肢体语言,透露出了远古居民对死亡已经具有某种观念或信仰。专业上称之为屈肢葬。
“屈肢葬”并非鲤鱼墩人所独有,而是一种流传久远的世界性葬俗。考古资料显示:距今大约十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的莫斯特文化期,在法国、巴勒斯坦和克里米亚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中已出现“屈肢葬”。中国考古发现的屈肢葬墓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两宋都有存在。从民族志上看,至今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实行或残留着这种葬俗。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迄今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单人屈肢葬超过600例,从辽河流域、黄河上游临洮湟水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峡江地区,以及两广、福建等地都有分布。雷州半岛鲤鱼墩人的屈肢葬墓,位于我国目前所知的屈肢葬墓分布图上的最南端。
不过,这种特殊葬俗蕴藏的文化密码,迄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破译。有人认为,屈肢是为了节省墓地;也有人认为,屈肢合乎人休息睡眠时的姿势,象征灵魂安息;还有人认为,胎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样子就是“屈肢”,那么,人死后就以同样的姿态回归;另有观点认为,将死人屈肢,是为了阻止他的灵魂离开身体作祟。
除了屈肢葬本身的涵义,学术界也一直在探求这种人类习俗最早是从什么地区产生,又是如何在世界范围传播开,在历史长河中又发生了哪些演变。
冯孟钦提出了自己的一种看法:屈肢葬在我国极可能是由南向北传播。首先,从年代比较来看,迄今发现的有屈肢葬遗存的,南方早于北方,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七千年到一万年,是目前所发现的屈肢葬墓年代最早的;另外,南方的屈肢葬墓埋葬形式比较单一,往往一个墓地只有屈肢葬而不见其他墓俗,但是屈肢的姿势又有仰身式、侧身式、蹲式等,相比之下,北方的屈肢葬俗只见侧身式。
冯孟钦认为,鲤鱼墩遗址的考古发现显示出:包括雷州半岛在内的粤西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上与广西桂南地区存在一种亲缘关系。广东鲤鱼墩人的屈肢葬俗是从广西、甚至更南的地区流传而来。
基于此,李法军提出了一种假设:在新石器时代,雷州半岛与广西漓江流域的居民在种族类型上相近,“如果存在文化的传播,那么应当是以直接传播为主的,也就是以人本身的迁徙和互动为媒介的。”
而这一假设成立与否,就取决于接下来两年,研究者对鲤鱼墩人体质特征做更详细而准确的测量研究,以及对鲤鱼墩人的亲戚和邻居的体质特征做对比分析。(记者许黎娜 谭人玮)Page: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