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赴东宁县老黑山镇阳明村。只见190户的小村庄,跑运输的大货车有10台,家庭式汽车修理行有5处,专营农家饭菜的饭店有6家。小村子还挺富。村委会主任杜福金领着记者到了村民李钦福家的育苗日光大棚,李钦福站在大棚前,轻轻按动电钮,棚顶上的保温棉被,便在三五分钟之内完成卷起、放开的全过程。走进李钦福的院子,一栋房檐四周开有天窗的屋子,引起了记者的好奇。李钦福说:“这是电气化烤烟炉,收获的烟叶必须经过严格的烘烤,才能变成出售的优质烤烟,那些天窗是通风机的排气口。”李钦福一家4口人,靠种地、开办家庭式锯末加工作坊,全年的收入超过了8万元。
2001年,农村电网改造,村里有了足够的电力供应。在烤烟、木耳的种植和生产全部采用电气化。去年,阳明村仅靠那点土地,收入就高达700多万元,人均5200元。年初,阳明村被省电力公司评为新农村电气化村,并已申报到国家电网公司。
图为村民李钦福看着自家的“电气化”大棚,乐得合不拢嘴。(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