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学时我们担心的是学生流失问题,现在学校有了全镇最好的教学楼、最好的教师宿舍,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优秀的师资,成了全县的品牌乡村学校,其他村甚至别的乡镇的孩子都想来这里就学,我们现在忙的是严格把关,一定要充分保证本地区的孩子优先享受到优质的读书环境。
罗聪所说的是位于海南老城开发区内的老城镇谭昌小学。
从前的谭昌小学与老城镇的其他10多所乡村小学一样,因为是村民集资修建给本村孩童使用的,学校房屋低矮、课桌破旧,为了省钱,很多玻璃窗直接钉上铁皮或木板,教室里经常是黑乎乎的一片;有限的教师力量无暇提供更到位的管理,上百名小学生像放羊一样,上课时分常常吱吱喳喳闹成一片,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支援农村教育工程
澄迈县硬件条件最好的澄迈中学,每年能得到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等数百万元,而财政困难的乡镇薄弱中、小学,一年投入甚至达不到1万元,有感于城乡教育长期存在的发展严重不均衡状况,县委书记张作荣、县长杨思涛亲自部署,2005年开始实施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从师资培训和教学设备对农村学校进行扶持。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思涛说,从2006年开始,每年将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幅度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工作开展到去年,县直属学校、各镇中学、中心校已向全县37所农村薄弱学校派出挂职干部、支教骨干教师316人次,捐款6万多元,赠送图书1.7万册、学习用具6515件、课桌椅340套和一批教学用品、体育器材等。除本县学校间进行相互扶持外,该县还不定期与海口地区的学校沟通,邀请海口的骨干教师来澄迈县农村薄弱学校观摩、教学等,以加强师资培训。
企业热情捐资
澄迈很多乡镇以往的老传统是几乎每个大的自然村都有一所小学校,教育资源分散,得不到优化组合。该县引导企业向农村学校捐款、扶持,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薄弱学校的面貌,像谭昌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软硬件才得以达到省一级办学水平。
由中海油海南港湾精细化工厂出资500万元,政府出让价值上百万元的30多亩土地,新谭昌小学于去年10月异地建成。县委县政府还将出资上百万元,为学校购买56台电脑。现在的谭昌小学,有500多名学生,其中有上百名是海南老城开发区企业职工的孩子。而以前的村小学对企业职工可没这么大的吸引力。
去年4月,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县政府的引导下,共向该县农村薄弱学校捐款6.9万余元,赠图书3000本、桌子12张,价值约3000元。同年10月,上海家化公司捐款20万元给老城中心学校维修教学楼和改善教学设施,现在该校的教学条件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大手笔进行农村学校危改
在去年1月21日全省第二批市县危改工作启动之前,澄迈县就开始了普查和决策阶段,81个危改项目及时出炉。到6月30日前,全县81个项目学校在全省率先全部竣工,共完成规划建设面积44374平方米,总投入资金3355.8万元。另外,该县又自选项目6个,面积15311平方米,投资1260万元。危改总面积和总投入资金,分别比省下达任务多增了65%和92%。此外,该县还投入72万元,进行校容校貌整治,并进行教学设备配套。
各地群众对农村学校危改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金江镇山口中心学校高山朗小学,原来的教室和教师工作间要改建扩建,地方又不够。听说政府出钱为孩子们建新学校,村里群众主动拆除祖屋和祠堂,让出地方修建学生活动室,200多村民投工投劳,连83岁的徐鸣艳老人也来参加劳动。
瑞溪中心学校的村内小学和南头小学,所在的村子都相对贫穷,但为了支持学校建设,南头村集资5万元,村内村也集资了4万元。大手笔的危改,使全县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该县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近3年该县共择优录用590名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