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经过库姆塔格沙漠地面断层 |
世界上唯一的“羽毛”状沙丘 |
■这里被喻为不可逾越的生命禁区,它的名字同罗布泊一样令人生畏;
■这里是世界上独有的“羽毛”状沙丘的分布地带,它的神秘令人充满想象;
■这里是野生双峰骆驼的栖息乐园。
八次探险 揭开“库姆塔格”面纱
科考队历时3年结束对我国第六大沙漠科考之行 获得多项成果并测出该沙漠精确面积
从2004年9月到2007年1月3日,经历了种种磨难,历时近3年,科考队第八次走出库姆塔格沙漠。
夜晚,沙漠边缘的狼嚎已叫不醒沉睡的队员
4月9日上午,记者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廖空太的办公室里采访到科考队探险库姆塔格沙漠时的酸甜苦辣。
廖空太是科考队里的一名负责人,与库姆塔格沙漠进行了多次零距离的接触。谈起库姆塔格沙漠,廖副所长拉开了话匣子:“库姆塔格沙漠东接甘肃省敦煌市,北抵天山山脉东段,南以阿尔金山为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库姆塔格沙漠面积约2.28万平方公里,主要组成元素不是沙丘,而是沙山,库姆塔格在维吾尔语中就是‘沙山’之意。”该沙漠中有世界上独有的“羽毛”状沙丘。库姆塔格沙漠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双峰骆驼冬春迁徙的主要通道。早在2004年9月,科考队就准备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探险,但由于种种原因,科考车队向库姆塔格沙漠行进了40公里后退了回来。2005年9月,科考队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在敦煌租用了24峰骆驼,向着库姆塔格沙漠进发了。
回忆起那次科考,廖副所长一笑说:“沙漠里的温度很高,在那样的环境中,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队员在浩瀚沙海中艰难行进,“到天黑的时候,我们仍然在沙漠的边缘,筋疲力尽的队员们在露天地里睡着了。夜色很快包围了沙漠,突然响起了野狼的嚎叫,此时大多队员已沉沉睡去。”
在沙漠腹地,科考队发现“羽毛”状沙丘
由于驼队行进的速度非常缓慢,科考队再次退出了库姆塔格沙漠。在敦煌,经过简单休整,科考队的四辆越野车再次向库姆塔格沙漠进发。这次科考队5天走了97公里,最艰难的一天,车队只走了四五十米。经过7天的艰苦行进,科考队终于到达梭梭沟沙漠腹地。
科考队通过考察对比,发现一处极具研究价值的连续地层剖面。科考队队长、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研究员说:“这样完整连续的沙漠地层剖面十分罕见,这个地层剖面的发现,将填补我国沙漠研究中缺少连续剖面的缺憾。”
在库姆塔格沙漠腹地,科考队经实地勘测后发现,“羽毛”状沙丘的“羽管”是由东北-西南走向的新月形沙丘组成的沙丘链构成,“羽毛”是沙丘链之间的起伏地形对风沙流再分配后,由粗细沙粒形成明暗相间的带状沙波纹组成。科考队对羽毛状沙丘的下伏地层进行观测,发现下伏地层为湖相、河相、风成相沉积地层。专家分析认为,远古时期,这里河道纵横,汊道密布,水草丰美。
意外,科考队邂逅野生双峰骆驼
2005年9月的一天下午,科考队进入库姆塔格沙漠的东南段哈拉塔克山一带,发现这里的草本植物生长良好,沙漠上一条条动物踩踏出的小路伸向远方,这是野生双峰骆驼迁徙来库姆塔格沙漠后留下的痕迹。据了解,随着罗布泊地区的生态恶化,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双峰骆驼迁徙到罗布泊以东的库姆塔格沙漠来生活,目前该地区约有260峰野生双峰骆驼。科考队看到远处的梭梭草丛中有一群野生双峰骆驼,悄悄靠近仔细一数,这个骆驼群有23峰之多。17时许,在另外一处沙山下,科考队员又发现两峰野生双峰骆驼。科考队在这里共见到了25峰国家一级濒危动物——野生双峰骆驼。
当月,令队员们精神振奋的是,他们收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发来的贺信:欣闻你们已顺利穿越库姆塔格沙漠腹地,完成了对库姆塔格沙漠大部地区的调查取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谨此,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
凌晨,在沙漠中与特大沙尘暴狭路相逢
库姆塔格沙漠科考队先后8次进入这片神秘的沙漠,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险阻。2006年4月,是他们第8次进入库姆塔格沙漠,没想到一进沙漠就遇到了突袭而至的沙尘暴。廖空太副所长说:“2006年4月10日凌晨2时30分,一阵大风把我们宿营的小帐篷掀开,队员们穿好衣服不多时,大风就袭击了我们,所有的人拼命抓住帐篷,直到当晚8时30分,沙尘暴才逐渐消失。当天的沙尘暴风速达到28米/秒,能见度只有3米。”经历了种种磨难,历时近3年,科考队行程近万公里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综合科考,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500多份,地质取样2000多份,收集原始数据1万多条,发现了两处极具科研价值的地层剖面,为揭示库姆塔格沙漠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系变迁等获取了许多直接证据,填补了我国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一项空白。同时,科考队通过遥感卫星影像分析结合实地测量和验证,初步探明该沙漠的精确面积为22917.2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沙漠科学界对库姆塔格沙漠面积的最精确测定。
面对科考队取得的诸多成绩,廖空太副所长感受最深的却是在沙漠中大家的团结精神:“在那里,队员之间没有自私这个词——因为只有团结,大家才能够生存。”
文/本报记者 张永生
图/通讯员 王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