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石桥铺街道石新路社区的刘长芳因智障不识钱,自2001年至今,几位邻居主动帮她管账。现在,靠吃低保生活的刘婆婆不仅买下了福利房,还攒了两千余元。“2007年2月10日,捐赠收入100元……4月11日,买肉支出10元;给幺妹5元……”昨日,在石新路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陈永兰拿出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刘长芳日常的收入与支出情况,2004年以来,共五百多笔,包括低保收入、好心人捐赠及水电费、买米买菜、看病、修电器等。
账本中的“幺妹”就是账本主人刘长芳。刘今年57岁,天生智障。2001年,刘老伴去世,儿子因吸毒被劳教。儿子回家后,社区帮忙找了工作,但不知何故,儿子常莫名失踪,留下刘无人照顾。“她常乱花钱,每月低保费不够用,因无钱支付水电费,常被断水断电。”陈永兰说,刘只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做饭、洗衣,但却不认识钱。有一次,刘拿了10元钱去买油条,问老板:“这钱够不够?”结果,买了一大抱,因吃不完,放坏了。从此,邻居们除了教刘买菜、做饭,还给刘当起了义务管家,替她管账。第一任管家唐爷爷已去世,邱祥亮大爷年事已高;第二任管家鲁志英搬家离开。2004年8月起,接力棒交到了与刘相隔两个单元的陈永兰手中。刘的账本上,收入和支出记录细到5角、1元钱都不放过。“买肉和大件东西,是我们负责,免得她不知怎么选,浪费钱。”陈永兰介绍,如有需要,刘就来找她拿钱,一般每次5元,最多不超过10元。三年前,刘用三千余元买下了所住房屋的所有权。现在,还有两千元存款。“有这些好邻居,大家都放心。”社区汤书记说,刘婆婆所住楼还被命名为互助楼,作为居民学习的榜样。
记者 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