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交接处的广佛路口车站。
广州向左,佛山向右。
开篇语
一衣带水、紧密相连,或许都不足以形容广州和佛山两座城市的关系,同声同气的粤地方言,同甘同味的粤菜靓汤,同根同源的广府文化,两座独立的城市,却源自同一支血脉。
今日,广佛之间的民间来往空前频繁,产业互动良好契合,广佛都市圈已具雏形。今年6月前,广佛地铁将正式动工,两市的道路连接点也将增至55处,预示着广佛融合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本报特推出《广佛“握手”——15个道路连接点巡礼》系列报道,探访现有15个连接点上传颂多年的广佛故事,两地居民往来无界的生活,以及风起云涌的商机,与你一起展望广佛今后亲密无间,同创未来的美好前景。
(伦少斌)
“虽然住在广州,但黄岐的市场又近又便宜,我们全村人都习惯去黄岐买菜。”从黄岐嫁到广州的林女士这样描述处在广佛交接点的生活状态。广佛公路与广州芳村大道紧紧相连,是广佛两地连接最紧密的交接口,曾经的到黄岐“趁墟”、去“中山九路”买楼,在广州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昨日,记者走进这一车水马龙的交接口,探寻两地人们的“无界”生活。
往事:一代一代铺垫沉积而成“广佛路”
广佛路原本是弯曲泥沙小道
“广佛路原本只是一段弯弯曲曲的泥沙路。”古稀之年、头发花白的孔灿均老人回忆说,当时,广佛路两旁人烟稀少,泥沙路旁都是农田,仅仅有“工业”货车择道于此,百姓单车都不从这路过。过去,来往于广佛两地的人们大多采用水路交通。
1937年,广佛路才初具雏形,但当时的路况并不好,路面坑坑洼洼,广佛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只限于每天的两三辆班车,接口的这端是一片农田,那一端仍是一片农田。
“老广”热衷踩单车到黄岐“趁墟”
“黄岐每月旧历二、七的墟日,曾是广佛路口最繁忙的日子,无数的广州人涌入黄岐‘趁墟’。”黄岐老人孔老师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广东省在黄岐设立开放农贸市场试点,三水的猪牛羊、顺德的鱼虾、中山的小商品等,一时间都云集在广佛路口处。
孔灿均回忆说,当时广州人非常热衷到黄岐“趁墟”,那里变成了广佛人的“购物中心”,“仅仅猪肉铺就有30多档。”孔老师回忆说,来自中国西、南、北方的商品都云集于广佛接口处。很多广州人踩单车来的,扶老携幼的,犹如过江之鲫。
随后,广佛路口建起了丝绸仓库,之后成了大米、粮油市场,后来又建成了中药材的集散地、家具城、广佛五金城。茶博城等批发市场,至今兴旺。
广佛路口造就“中山九路”佳话
“1993~1996年,短短3年内,黄岐就崛起了55个楼盘。”孔老师告诉记者。1985年,南海从盐步划出一块地方,成立黄岐经济开发区,1993年,黄岐开始发展房地产,适逢广州旧城改造,老城区的人们就在不远处的黄岐买房,有些楼盘70%~80%的业主都是广州人。每天早上,“老广”们纷纷从黄岐的家中涌出,经过广佛路口到广州上班,晚上再次经过这里,返回黄岐,当时的黄岐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中山九路”。
扩建:工程师指导村民自己铺路植草皮
1951年,广佛路进行了拓宽和改造。据孔老师介绍,他当时是修路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修缮盐步横江一段。孔老师和村民将从南海狮山等各地运来的石头铺在路面上。“拍平路旁的斜坡,植路两旁的草皮,这些活都是在公路局工程师的指导下,村民自己做。”
扩建之后,广佛公路成了广东省当时“五星级”的一条道路。1963年,广佛路由沙石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1991年铺上了水泥混凝土。“随着珠江大桥在上世纪50年代末完工,广佛路车流量一直比较多,繁荣景象一直延续到现在。”孔老师说。
交接口亲历
接口这端——广州
到黄岐的市场买菜更近更便宜
“虽然住在广州,但我们全村人都习惯去黄岐的岐东市场买菜。”
在广佛接口处的这端——广州五眼桥滘口村,记者见到了从接口那端——黄岐嫁过来的林女士(上图),20多年来,她依然每天走到黄岐买菜,因为步行不用10分钟,比广州的市场更近。“住在交接口附近的好处?可以常回家看看。”林女士说。
接口那端——黄岐
崛起南海首座20层高楼
走过“佛山人民欢迎你”指示牌,接口的另一端——黄岐,广佛路上车水马龙,来自不同地方的长途车纷纷转入“广佛客运站”。在70岁的黄岐老人孔灿均老师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昔日的午阳大酒店,它是南海第一座20层以上的楼房,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离广州地界不足10米。
在午阳大酒店前的一排士多后面,孔老师试着寻找曾经竖立的广佛“界碑”。“由于历史的原因,芳村的行政地理位置的划分经过几次变化,广州和佛山的分界已经十分模糊。”孔老师说,昔日的界碑在今日更是没了踪影。
现状:交通生活联系紧密
交通:运输量客流量迅速增大
广佛公路曾经创下道路等级最高、交通设施最完备、车流量最大等三个全国第一。其道路两旁已形成五金、家具、布匹、水产、副食品、摩托车、建材、汽配等各类行业批发市场10多个,成为支撑南海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同时,广佛路的运输量和客流量在10年间迅速增大,现时的广佛路每天的车流量超过10万辆。
通讯:互为市话收费
“我这部电话是上世纪70年代装的,是广州的号码,从那时起在黄岐居住的广州人就可以拥有一个020区号的电话号码。”1960年开始在黄岐居住的张玖树老人告诉记者,为了便利在佛山居住的广州人,南海很早以前在平洲、盐步、黄岐及里水等地毗邻广州的区域开通了020或0757区号的固话供住户选择,更有不少家庭是使用一机双区号。
创造了“中山九路”传奇的黄岐楼盘众多,有的楼盘70%~80%都是广州人购买,虽然所有住户装的是佛山号码,但可同时在广州区号范围内作市话使用,例如要打广州的电话就先拨9,要打佛山电话就先拨0,在对方话机上显示的都是同一个号码,而且广州和佛山的固定电话打来也按市话收费,非常方便。
消费:广州人爱到黄岐购物吃饭
黄岐位于广佛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在2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大小食肆竟聚集600多家。
如今,在黄岐商业中心,双休日时其停车场所停车辆过半都为广州车牌,在人流量超过3.6万人的名店街、夜市街、特色美食街,流连的食客中近一半是广州人。
地产:黄岐地产瞄准广州业主
黄岐的房地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势头,大型楼盘争相落户,瞄准的依然是广州业主。去年,中海以12亿元购得黄岐一块黄金地块,宣告着黄岐房地产的强势回归。
展望:广佛公路与广州交接处即将全面“美容”
南海到广州将只需8分钟
为了减轻广佛路的超重负荷,南海正在与之平行的位置,兴建一条新的高规格的广佛新干线,全长9.235公里,其走向为:从广州内环路中山八路立交经过扩建中的珠江桥、广佛放射线,然后与广州西环路黄岐立交相接,接着往西接大沥的联桂路,再到高尔夫路,通过立交跟旧广佛路交接,最后通往狮山。
届时,由南海中心城区开车到广州中山八路上内环路,只需要8分钟;由禅城中心城区经广佛路大浩湖路口拐入“广佛二线”到中山八路,驾车可控制在20分钟之内,将成为广佛中心城区之间最快的城市道路。
美化广佛公路与广州市交接口
为了配合打造广佛都市圈,南海区启动了广佛公路与广州市接壤口美化工程。南海区交通局办公室主任邓成告诉记者,将加快广佛新干线的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内建成通车,实现车辆分流。广佛公路将全面更换路灯灯具,刷新并统一路灯颜色,两侧建筑外立面也要粉刷一新。
据悉,美化工程从广佛分界线至佛山一环,长约4.5公里,主要为封闭个别路口、开设调头路口、中央分隔带增设密集型铁网、建筑外立面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公共要素整治、绿化景观整治、路灯照明、收费站亮化等方面的工作,估算造价约1200万元,预计4月底可动工,7月底完工。
广佛故事
“我的生意跨广佛”
在广佛接口处——黄岐端,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士多忙碌的林先生一家。
林先生说,平时他在广州上班。“我的客源十分广泛,大多数是转长途汽车的乘客。”林先生说。此外,大多数是黄岐和佛山的居民。“现在生意一天能赚200多元。”
广佛路上“大转弯”的由来
对于生活在广佛路口交接处的人来说,他们对“大转弯”(上图)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实,“大转弯”不仅仅是一个公交车站点,它更牵扯着广佛路上的“一段古”。
“大转弯”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大军阀陈济棠的参谋长杜益谦是黄岐人,在香港、广州、黄岐购买了很多土地大兴土木。
“杜益谦在黄岐所购买的100多亩地,就是在如今的这个‘大转弯’处,那时叫‘怡兴围’。”孔老师向记者解释说,“‘怡兴围’其实就是杜益谦的庄园,他将所购买的100多亩地围起来,种果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修建广佛路,为了避免损坏“怡兴围”,原本可以修成一条直线的广佛公路不得不在此转弯。“由广州去佛山的方向,可以看出广佛公路向南拐了一下,弯度有1公里多。”坑坑洼洼的广佛路,尽管路面还不平整,但是有了双向两车道的规模。
40年见证广佛路口两度高峰
滘口大街48号是一间不起眼的书报摊,属于黄岐地界,从这间小铺再往北,就属于广州了,而街东侧的铺面,挂着的是广州芳村大道西的门牌号,所以这间小铺可以说是刚好位于南海跟广州的“接点”上。
经营小铺的是从1960年开始在黄岐居住的张玖树老人,已经75岁了(上图)。上世纪60年代末期,南海在广佛交界处设立物资储备单位,专责与广州之间物资的流通,随后这里陆续建起了皮革厂、制衣厂、电子厂等,还建起了酒楼,到了1980年左右,广佛路口的发展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工业、商业空前繁荣,聚集了众多的人口。
1999年,滘口客运站成立,带来了滚滚的人流物流,也带来了广佛路口的第二次繁荣,“很多坐长途车赶路的人,都会在我的书报摊流连一会,生意也变好了。”“我期待着广州地铁五号线的建成,地铁站就在家门口。”张玖树说。地铁建成后,按照规划自己家对面的滘口村要整体拆迁,而南海将在珠江边建设一河两岸景观,引来众多商机,届时自己的小铺就会位于黄金位置,房子也会升值。(文/记者伦少斌、崔素华图/龙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