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昨天上午,我市召开“全市建设高水平示范、特色职业学校动员大会”。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至少投入1.6亿元,重点建设22所高水平示范(特色)职业学校。每所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创建的启动资金为100万元,如通过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验收,每校奖励1000万元;高水平特色职业学校建设视区县和主管部门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每校奖励300—500万元。
特色职校渐受家长追捧
因为专业设置合理,学生毕业即就业,近年我市职业学校招生录取线节节攀升。记者昨天从会上获悉,我市许多职业学校越来越受家长追捧,有的学生甚至上了普高还转到职业学校。
毕业即就业,企业抢着要
昨天,走进金陵职业教育中心汽车维修专业的车库,记者便被一溜排宝马车所吸引。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正在学习车辆维修知识。据介绍,金陵职校中心在2002年成立了中德合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训练模式,培养汽车维修技术型人才。2005年开始,该校和德国宝马公司合作办学,对方无偿捐赠宝马轿车作为教学模具,先后赠送了7辆、价值1000多万元的宝马车。“新型宝马车推向市场后,有人买没人会修可不行。我们以轿车实物作为教学模具,培养的就是技术熟手,要各款车型都会修,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这位负责人说。教室就是车间、就是工地,这样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里。该校建筑专业的教室,实际就是个“微型工地”——墙体保温、钢筋捆扎、管道拍摄、防渗防漏等专业操作,都是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上课时,教师是师傅,学生是徒弟,教师既讲课又手把手地教技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了解了生产过程,并学会独立操作。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目前以企业为依托、以实践为核心,很多学校把课堂设在工厂,把教室搬进车间,情景教学与企业的规范化操作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学生就业时就不存在上岗过渡期的问题,更不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这样的技术“熟手”企业当然是抢着要。
招生录取线节节攀升
近年职业学校就业好了,家长填报职校志愿的多了,学校生源也开始好了……“2002年以前,学校招的学生都是三四百分的,甚至更低。这两年学校高职的分数线和普高持平,去年招了720多名高职生,500分以上的就有400多个。估计今年学校的录取线还会更高。”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潘东标说,“以前是学校找生源,现在是很多家长赶在年前就来打招呼,生源根本不用愁。”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孙兵说,去年填报该校数码动漫专业的学生超出招生计划一倍多,录取分数线高出高职最低录取线三四十分;艺术表演专业(幼教方向)高职班去年报名人数是招生人数的3倍,很多学生通过扩招才能进校。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卫生学校、南京财经学校……这些“老牌”职校的五年制高职专业,几年来都是中考一志愿全部爆满,且分数线一路走高。
一职校半年转入10多名普高生
随着市民对职业学校认识的提高,南京甚至有一些普高的学生纷纷转入职业学校。位于河西黄山路的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去年9月新学期开学至今,已经有10多名原来在省重点高中就读的学生转到该校就读中职。“去年刚开学两个月左右,就有一个家长找到我,要求把孩子转到我们学校。”该校校长潘东标说,这个学生之前在秦淮区一所普高上学,进普高时离录取线还差几分,也是通过关系进校的,结果学了两个月下来发现跟不上,家长就转变观念了,觉得与其这样读下去还不如让孩子学点技术,最后转入该校建筑装饰专业学习,适应得不错。据悉,像这样的学生转学后,根据政策只能在学校就读3年制的中职。放弃读三年普高而后上大专的机会,转而读中专,是否吃了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转学生家长说:“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孩子能在职校学一门手艺,反而容易就业。”部分职校面临生存困境学校场地很小,两幢三层楼的小楼围着一个篮球场,小楼的外墙漆也早已剥落;虽然招生简章里赫然写着“开设数控专业”,学校里却连一架普通机床都没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今仍用着Windows98系统的旧电脑,有些连键盘、鼠标都不大灵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2002年前我市已经整合、兼并了一批规模小的职校,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部分职校面临着生存困境——“我们是企业办学,如今企业倒了,学校除了人员工资,其他经费都要自收自支,根本不敢添置教学、实训设备。人家学校学数控、机电,可以边学边练,我们只能每年向企业租借场地和设备。家长来了一看,什么都没有,就骂我们是在忽悠人。但是不开热门专业,更难招生。”“我们学校的纺织专业原来不愁分配不掉,后来纺织业萎缩了,企业不招人了,生源也就急剧减少,连老师都流失了不少。”“近几年我们面向全省招生,南京和外市的生源各占50%,主要是农村生源居多,城市生源还不到10%。”“每年招生时,我们都要派老师往郊县和苏北跑,和那边的招办、学校联络感情,不然连进学校宣传都不容易。现在苏北每个县起码有一家上规模的职校,当地要留住生源,同类职校间还要竞争,我们招生更困难了。”……对此,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梁晓峰表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多个有待突破的瓶颈。这次提出创建高水平示范(特色)职校,就是要带动一批职校加强自身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但要真正搞活职校,还需要创新办学机制,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把企业真正引入教学之中,学校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符合企业标准、适销对路的人才。本组撰稿 南京日报记者 双生 钱红艳 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