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广州惟一的水上巴士线今天就要运营了。前几天,水巴还免费请市民体验,不料一天迎客一万八千,中大码头一度多达2000余人排队候船。虽然“免费午餐”吸引的主要是生活悠闲的阿婆老伯,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除了地铁、公交车以及出租车外,广州人出行又多了一个水路的选择,总是受人欢迎的。
其实,以前珠江两岸是有好几条轮渡航线的。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中山大学,就是从北京路南端的天字码头搭乘轮渡横渡珠江,直达中大北门,方便快捷。后来,珠江两岸建起多座桥梁,地铁以及其他陆路公共交通设施也日益发达,轮渡交通就日渐没落了。虽然天字码头至中大的轮渡一直保留,我却只乘坐过那么一回。但我不时会怀念那次轮渡之行,江风扑面,闲看两岸。由此,不少人说这几天挤搭免费水巴的人是在贪小便宜,我并不以为然。我想,我对乘舟穿越珠江犹有怀旧之情,何况这些喝珠江水长大的老人家?
我开始反省,为什么长居广州,却只坐过一次轮渡?即使现在看起来,从沿江路到对面的中大码头,水上轮渡仍是最快捷的方式。是谁让我失去了搭乘轮渡的意识?不是我不想,是政府不鼓励。
近些年来,在广州的交通规划和发展现实中,市内水运已沦落到绝对弱势地位。许多年轻一代和外来人口,早已不知广州有轮渡这回事了。说起来,广州天字码头的历史,远超过香港的天星码头。想当年,林则徐大人奉命来广州禁烟,就是从这里下船上岸的呢。可是如今,虽然几经搬迁,穿梭维多利亚海港的天星小轮仍是香港这座现代大都市重要也最廉宜的市民交通工具之一,而广州的水上客运,一如天字码头一样门前冷落如斯了。
天字码头每到夜晚也还有些热闹,因为还有“珠江夜游”在经营。普通市民平日想亲近一下自己的母亲河,针对外地游客的“夜游”项目就未免太郑重其事,而代价也未免昂贵了一些。与其说是市民舍弃了轮渡,莫若说是以往轮渡的自我沉沦赶走了市民。如今,水巴作为轮渡的替代,宣告了市区水道交通发展的回归,深得我心。珠江浩荡,水网众多,广州发展水上交通本不缺丰富的资源。也许,刚开的水巴面临线路单一、班次不够频密等问题,但只要切实从市民、游客需要出发,水巴将大有可为。在网上,已有热心市民建议可以分为公益性的“水上通勤巴士线”与经营性的“水上观光巴士线”,以价格和线路区分,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区段使用者的出行需求。水巴要像公交车一样方便,还怕没人乘坐吗? 魏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