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整合厦门豆制品市场的公司就在这里经营。本报讯(记者曾海林实习生刘震宇文/图)一家注册资本只有3万元的小企业,扬言要一统厦门豆业“江湖”。前日,这家小公司在莲坂闹市区公交站牌上打出巨幅广告,邀请厦门食品界品牌企业“整合厦门豆制品市场”。
传统豆腐行业存在“严重缺陷”依照广告上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昨日找到了这家名为“厦门天天新鲜”的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地点是福津大街后面的一个小店面,总经理姓罗,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之所以要推动豆制品行业变革,是因为传统行业存在缺陷。”罗总开门见山地开始了他的话题。据他介绍,传统豆制品行业目前处于转型阶段,产品供应结构,生产方式,销售模式存在“严重缺陷”。豆制品生产企业整体规模小、单一企业每天产量低,企业每天经营收入普遍在560元~1400元间,生产面积70%在50m2~80m2,企业经营者大多直接参与生产,受教育程度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以价格为重点。企业经营者对生产环境卫生、产品品质不重视。另外,目前豆制品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标准不统一,豆制品供应品种单一,以白色豆制品为主,整体市场品种少,产品附加值低。豆制品市场80%销售份额由行业内70%生产面积在80m2以下的生产企业供应。市场份额分配均衡,造成企业生产资源浪费。基于这样的现状,罗总认为,如果能引进资本“以对产品供应结构创新为市场切入点”,联合行业品牌,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进入豆制品市场,肯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融资150万进行“标准生产”尽管有变革传统产业的远大志向,但对于一个资金和品牌都缺乏的小企业,要真正整合厦门良莠不齐的豆制品行业谈何容易。据介绍,这家公司是上月才注册的,注册资本为3万人民币,目前公司有业务人员5名,生产人员3名,主营生产、销售特色豆制品,如胡萝卜豆制品、番茄豆制品、芝麻豆制品等。面对资金、人才、品牌缺乏的现状,罗总首先想到的是“借力”。先向风险投资公司融资150万元开拓市场,同时融资收购或联合区域内行业的两三个品牌,快速进入区域市场,承租2000m2~3000m2厂房,装修后以原价分租给代工合作方,对其进行集约式管理代工生产,并成立特色豆制品研发中心与自产基地,发展特许加盟代销点,制定生产标准、配送制度(采取二次生产、二次供应),改变传统豆制品一次生产、一次供应、产品24小时销售的“关键性缺陷”。在产品战略上,前期以传统豆制品利润为中心点,品牌成熟后进入高利润的豆奶早餐市场。据悉,已经有包括北京等地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对此表示了浓厚兴趣。目前的关键是要联合厦门一到两家大品牌企业,借助大企业的品牌整合市场。已向林扁和银祥抛出“橄榄枝”据介绍,罗总已经把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呈送给林扁和厦门银祥,因为目前这两家是做豆腐和豆类产品的行业“老大”,只有联合大品牌进行规模化、资本化运作,才能迅速进入市场。罗总分析,林扁的“百家村”豆制品公司,因为经营历史悠久,在厦门岛内有五家产销合一店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占据整个厦门豆制品市场约5%~8%份额。最优方案是联合这一品牌。厦门银祥食品是猪肉行业一线品牌,也经营豆制品,二选方案是与其合作共同组成一家豆制品公司。记者致电林扁和银祥求证,林扁的林总表示尚未知悉此事。银祥的陈副总表示已经知道此事,但是对150万元整合厦门豆制品行业一说持保留意见。目前银祥的豆制品主体厂房已经封顶,豆制品加工项目投资1000万元,日产豆腐可达60吨到80吨,这将是福建省最大的豆腐生产企业。除豆腐之外,银祥还将生产豆干、豆浆以及休闲食品等。至于是不是与罗总的公司合作,陈副总表示“也不是没有可能”。表示尚未知悉此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