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花10年时间手书的仿古书。本报讯在昨天的读书节上,出现了很多酷爱图书的“书痴”。他们有的高兴地抱着“高价书”连呼“太值”,有的10年手抄15本线装书,有的40年藏书上万册。民间读书节现场,这些书迷聚到一起,高兴地聊天,找书、买书、谈书。
手抄15本线装书
昨日,一名头发花白的先生抱着一撂书来到现场,包括“四书五经”、《楚辞》等,清一色整齐漂亮的线装本。仔细一看,更叫人称奇,每一页上的字都是由毛笔写成的小篆,竖式排列字迹工整隽秀。
参加民间读书节的人们很快被吸引过来。
老先生名叫刘钢,是大足邮亭中学的语文退休教师。他称,他喜爱古籍和书法,常读四书五经等古籍,逐渐萌生了整理制作“手抄本”旧书的念头。他先后花了10年,终于制作完成15本手抄线装本,有近百万字。曾经有人出高价购买,但被老先生拒绝了,他称会原样保留,给后代留一份“精神财富”。
40年藏书上万册
“如今家里已经有一万多本藏书,是我的命根子。”昨天,说起自己的收藏,唐肇新很是骄傲。唐肇新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重庆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原重庆古籍书店经理,一个地地道道的藏书迷。
上世纪70年代,他进入重庆古籍书店,成了一名旧书收集员。古籍书店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将较场口小米市七八家旧书商人合并后成立的,由最初的新渝书店、嘉陵书店改为了古籍书店。
“收书员经常到我市及周边的云南、贵州去收书,老图书馆、学校的搬迁整理时,就会去收书。便宜的论斤买,贵的砍不下价也要买。最高峰时,书店里藏书200万余册,宋、元、明、清至近代的书应有尽有,特别是以前的线装书和洋装旧版书籍,是他们眼中的宝贝。
“书店行规是员工不能私藏书,从业30年,收到的书都放到了店里。”唐肇新当上经理后,仍然没有违规。但按规定,可以接受作家签名书籍,所以他收藏了这些珍贵的签名书籍。收集书40余年,他家里拥有上万册藏书,其中“最得意”的是花一角钱淘来的元代残本,现在已经涨到了上万元。
2000年重庆古籍书店关闭。唐肇新说,如今每天在家看看藏书,到旧书市场淘书,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旧书堆里淘宝贝
在活动现场填写关于读书的调查问卷后,便能拿到一张价值10元的购书卡。可在“书柜”上自己喜爱的旧书实在太多,卓老师高兴地添钱买“高价书”。73岁的卓济贤是重庆机械电子技师学校的退休教师,他换得了购书卡后,选了一本喜爱的旧书,但没马上离去。随后,他又添钱选购了书,有1980版的《源式物语》等。这些旧书虽然标价1.5元左右,但却要卖到10元一本。淘书结束后,他抱着4本“高价书”满意而归,连呼“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