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陇生通讯员任晓军)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严重破坏,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由我省支持的旱地农业与土壤侵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研究项目由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组成员郝明德研究员主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并综合应用侵蚀学、作物学、耕作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内容是研究不同作物秸秆覆盖度对土壤泥沙和养分流失的影响,揭示土壤泥沙和养分流失与秸秆覆盖量的作用机理,阐明保护性耕作下的土壤侵蚀过程和防蚀效应;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保护性耕作及传统耕作方式下的侵蚀动态变化过程;研究不同作物在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相对于传统耕作方式的侵蚀动态变化过程差异及产沙变化减沙效益,进一步阐明保护性耕作防蚀效应,为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