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长的女儿只读了7个星期小学、一年初中、一年中专,其余时间都在家自学;12岁的儿子,也只上了2年幼儿园,便一直在家自学。对这种教育方式,人们不禁发问——
家庭私塾可行性有多大?
张蓓莎 卿永锋 孙青
女儿小玲只读了7个星期小学、一年初中、一年中专,其余时间都在家自学;儿子小明今年12岁,只上了2年幼儿园,便一直在家自学。
赵雄的“育子经”
读小学前几天,赵雄问儿子小明是喜欢上学还是喜欢在家,小明觉得在家好。赵雄说尊重他的意愿,让他在家自己学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不上学可是莫大的好事。而且,这位父亲还帮儿子找了多条不想上学的理由,他说:“一是作业负担大,孩子休息时间少;二是没有自由,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学习;三是早上起床太早,整天精神不好;四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能做,不感兴趣的事不得不做。”
有了父亲的支持,小明理直气壮地离开了学校。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怀念起在学校的感觉,就又央求父亲,还是去学校比较好。父亲又把他送到学校,不久后,他又回家。就这样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年多,小明终于决定在家自学,一直到现在。
姐姐小玲也有类似的成长途径,她只读了7个星期的小学,后来和父亲协商,希望在家自学,父亲答应了她的请求。和弟弟一样,她在中途也经历了数次的反复。小学五年级时去学校读一年,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又回家自学。到了初二,又去学校,结果只呆了一年就回来了。后来又去北京学了一年文物鉴定,回长沙后自己主动去一家幼儿师范学校读书。
质疑对话探真经
在昨日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讲座上,赵雄和他的12岁的儿子一起回答了两百多位家长尖锐的提问。
问:“孩子在选择在家自学时,年龄尚小,他的选择是否成熟呢?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选择在家自学是否仅仅因为家里比学校更自由呢?”
赵雄:“既然让他自己选择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并且在他18岁以前他可以随时更改他的决定,只要他愿意去学校上学,我都支付学费。”
问:“你的孩子7门自学功课都是按兴趣挑选的,将来走向社会他是否会和社会脱节呢?照这样的模式培养下去,你觉得你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赵雄:“他的前途他自己考虑,我不会去考虑,也不会参与策划。”
问:“你觉得你培养孩子的模式和郑渊洁培养孩子的模式有什么异同呢?是否会有模仿的痕迹?”
答:“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在家学习,不同的是郑渊洁还是围绕课本在转来转去,而我的孩子他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问:“你认为你和同龄人相比有何差异?”
赵雄儿子:“首先,我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很多,这表现在我处理问题的方式很理智,不会任性。遇到了事情我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其次,我有很好的幽默感,与人相处时能平等待人。”
问:“你没有像其他在校学生一样过集体生活,这样会不会自我封闭起来呢?”
赵雄儿子:“我认为,自闭、任性或是难以与人沟通,并不取决于是否上过学,而是在于家庭成员是否过分地溺爱孩子。实际上,我在家庭的交往与社会上的交往差别并不大。当然,在家学习的同时我也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如上唱歌班、乒乓球训练班、拳击班等等,也能交到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