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刘冬芹)“一条烂船挂破网,长年累月海上漂。斤两鱼虾换糠米,祖宗三代同一舱。”这是数年前渔民生活的一个缩影。现在,在盐城市,众多渔民一族依靠勤劳的双手致富,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改变了传统的渔民生活,过上了城里人甚至比城里人更好的生活。
近来,盐城很多沿海地区的众多“渔农型”家庭,不误渔农时,赶海又耕种,在近海的海域内采捕了品种繁多的时鲜海货陆续上岸上市,在拦潮大堤内外侧片良田上新种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也已经开始发芽吐绿。弃捕渔民的转产转业及生活问题,引起盐城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采取政策扶持,加强再就业技术培训,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不断拓展再就业空间,从而使得渔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据悉,在沿海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渔农们,眼光不仅盯着近海沙洲,而且还紧盯着陆岸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少渔民家庭尝试以渔为主兼搞农业,也有不少尝试以种植为主,学干渔业为辅的生活。在追求营造“渔农型”家庭过程中,很多夫妻之间做到各展所长,配合默契。这种“渔农型”家庭的出现,巧妙地把大农业中的两个板块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海陆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