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薇述评:在近几日对排队话题的采访中,记者明显感到了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的疲于应对。的确,作为由国有银行脱胎而来的商业银行,身份的转变与磨合,让他们在很多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责难和压力。
昨日,工商银行的一位负责人坦言,正是因为国内银行服务没有跟上境内居民急剧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才导致了今天的一些困境。这说明中资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巨大问题。
如果仅仅是体制上的形式转变,对利润、收益的单方面追求,以及收费项目的一味增加,恐怕并不能帮助中资银行“变身”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企业。相反,只有真正重视客户的需求,把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服务,从观念上改变对服务的定义,才是解决之道。
服务,并非完全适用“二八法则”对于财富集中的定义。真正优质的服务,不是靠损害中小客户利益来达到提升高端客户服务质量的目的。只有在做好大众服务的基础之上,再做好高端客户的服务,才是真正好的服务。正如一位银行资深人士所言,“中小客户才是银行最中坚的力量,是基础。把小客户挤出银行来希望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不对的,是短视行为。因为小客户也可能成长为大客户,大客户也可能一朝一无所有。”
有意思的是,当一位中资银行的行长不服气外资银行,认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专做大客户,才落下了好的服务口碑时,外资银行行长却在羡慕中资银行的网络资源和群众基础。
由此可见,人多、客户多并不是造成银行排队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人多,网点也多,服务员工也多,为何还是做不好服务呢?不少分析人士都指出,关键在于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还没有转变服务观念,仍旧摆出一副垄断行业的面孔,始终存在一种解决问题的惰性。实际上,只有建立短期应急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的银行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诸多矛盾。
到那时,人多、客户多相信不再是巨大的麻烦,相反却是宝贵的资源!
(日京/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