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96年8月,交通部、外经贸部相继公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和《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交通部同时确定厦门、福州为两岸间船舶直航的试点口岸。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海天码头起航,开赴台湾高雄港,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终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十年。厦门港海峡两岸试点直航今天迎来了它十岁生日。从1997年的9.96万标箱,到2004年最顶峰的36.21万标箱,海峡两岸试点直航每年都为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的飞跃添砖加瓦。2004年后,随着厦门港在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络逐步完善,两岸试点直航的诸多局限性已逐渐不适应两岸航运的高速发展,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有所减小,但仍然保持在每年30万标箱以上,持续地为两岸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年后的今天,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腾飞,两岸试点直航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它已经为两岸“三通”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在厦门与高雄178海里的海上航路上蜕变为真正的直接通航。发展的十年厦门港已成为祖国大陆对台航运形式最丰富、效果最明显的口岸之一近年来,厦门港抓住开通试点直航的机遇,相继开辟了厦门-金门客货运直航、厦门-香港(或日本石垣)-台湾第三地中转航运以及台湾水果运输的“绿色通道”和航空节日包机,厦门港已发展成为祖国大陆对台航运形式最丰富、效果最明显的口岸之一。2001年1月,厦门港开通了厦金客运直航航线,并于去年7月发展到每日20个航班。如今,厦金客运直航航线已成为两岸人民往来交流不可或缺的“黄金航线”,2006年通过厦金航线往返于两岸的旅客达60.75万人次。2006年1月25日,两岸春节包机首航仪式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举行,由厦门航空公司执飞“厦门-高雄”、“厦门-台北”往返航线。同年中秋节两岸包机,厦门航点继续成为两岸空中往来的热点之一。同年4月8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揭牌运营。这是祖国大陆最大也是第一个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现已成为两岸水果和农副产品的畅通渠道、交易平台和中转站。至2006年底,已签约入驻及等待装修入驻的台商达262家。此外,今年初,厦门港还开通了五通至金门水头的厦金航线第二航道,为实现海空联运“一票到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年来,对台航运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台湾当局的“不通关、不入境”政策,试点直航仅限于运送通过高雄港中转的集装箱货物,而两岸直接贸易货物仍必须绕行第三地,耗时耗财费力。加之随着厦门港远洋直达干线的增辟,厦门临近地区的远洋货物进一步减少了支线运输环节,更多地通过厦门港的远洋班轮干线发往目的港,试点直航箱量增长明显趋缓甚至下降,这是降低外贸货物运输成本的必然选择。此外,由于高雄出口空箱比重大,影响航商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两岸航运界人士认为,厦门-高雄航线只有发展成为两岸贸易货物往来的运输通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真正降低在厦台企运输成本的根本解决之道。探索的十年口岸部门以“同等优先”为原则,出台了开辟直航船舶的“绿色通道”等多项措施海峡两岸海上试点直航之所以进展得如此顺利,与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为推动两岸试点直航的发展,福建省、厦门市有关口岸部门结合两岸试点直航的实际情况,以“同等优先”为原则,出台了开辟直航船舶的“绿色通道”、简化口岸验放手续、实行全天候标准化服务、改善监管方式等多项措施,方便从事试点直航的船舶的往来,受到了两岸船方的欢迎。“十五”期间,厦门港10万吨级航道二期、猴屿西航道、厦门至金门航道等一批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产,东渡航道、海沧航道实施了增深改造,基本满足第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油轮的全天候通航。“十一五”期间,厦门港将投资145亿元用于改善港口生产环境。去年厦门港已投入26.5亿元,今年还将投入30.5亿元,加速实施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的“两深工程”。喜人的十年两岸试点直航的十年发展,将推动厦门港成为两岸“三通”的试点口岸试点直航十年来,两岸直航已不存在技术性、业务性障碍,同时,在通航问题上还建立了多元化的民间沟通与协商渠道,形成多项共识。厦门对台航运拥有“五缘”优势,是两岸交往的桥梁。港口是厦门的支柱产业,又是厦门开展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两岸试点直航的十年发展,将推动厦门港成为两岸“三通”的试点口岸。业内人士认为,试点口岸的形成,需三方面共同出力。一是扩大赴金旅游的对象,厦门需利用厦金航线方便、快捷、经济的优势,争取赴金旅游对象由目前的福建居民扩大至周边省市居民,进而争取开放大陆居民经厦金航线赴台湾旅游。二是推动以金门为换单地的厦台货物运输,通过发展陆海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一票到底的门对门服务,扩大港口腹地,增强两岸港口的货运往来,促进两岸经贸发展。三是研究发展多种运输方式。祖国大陆与台湾是典型的“陆-岛”关系,厦门与高雄的海上航运距离约178海里,这种范围内比较理想的“陆-岛”运输方式是滚装船运输。同时,近年来厦门连接内地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网络以及以厦门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可借鉴港澳车辆往来内地的管理模式,推动厦金航线发展滚装运输业务,实现车辆上岸,使滚装运输延伸为今后两岸之间的主要航运方式之一。新闻链接从9.96万到36.21万1997年,厦门港两岸试点直航(厦门-高雄航线)吞吐量为9.96万标箱;1998年增至23.51万标箱,增幅为136%;1999年为26.84万标箱,比增14.2%;2000年达到30.62万标箱,比增14.1%;2001年为35.3万标箱,比增15.3%;2002年为34.69万标箱,比减1.8%;2003年为32.45万标箱,比减6.9%;2004年达到36.21万标箱,比增11.6%(当年吞吐量在这十年中也是最高的);2005年为31.86万标箱,比减13.7%;2006年为30.07万标箱,比减6%。厦门港试点直航集装箱吞吐量占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1997年为18.24%,最高为1998年,达到35.96%。目前,经有关部门批准参与试点直航运营的共有两岸及香港8家航运企业的9艘集装箱班轮。大陆有厦门轮船总公司盛达轮、福建省外运公司的楚天轮、福建省轮船总公司的联峰轮、中远集团义澍实业的兴云轮;台湾有长荣海运公司的立顺轮,万海航运公司的安春、政春轮,阳明海运公司的“阳明厦门”;此外还有香港美达船务公司的和达98轮。
本报记者徐景明通讯员王学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