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政

聚焦中国话剧百年

  上海:没有大师的时代

  文 丁盛 东方枣

  2007年,中国话剧走过一百年。

一百年前,春柳社与春阳社分别在东京与上海上演了《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正式诞生。作为中国话剧发源地的上海一直是中国话剧重镇,出过一大批戏剧家,洪深、熊佛西、夏衍、黄佐临……去年,中国戏剧界人士齐聚上海纪念戏剧大师黄佐临百年诞辰,他提出的“写意戏剧观”倡导创立中国当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演剧体系,对当代中国话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师们的脚步远去之后,上海话剧,进入了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外援”的力量

  4月13日晚,中央戏剧学院所在的东棉花胡同人山人海,逸夫剧场门口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观众。当天是《秀才与刽子手》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票少人多,很多人没能进入剧场。一名特地赶去看戏的北大女生,因为买不到票,连续四次想冲进剧场,最后在剧场外号啕大哭……

  这是黑色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在北京演出的一幕,作为上海话剧的代表,该剧入选了纪念中国话剧百年32台展演剧目,在北京演出后广受好评。该剧的主创人员来自北京与上海两地,编剧黄维若和舞美设计黄海威均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只有导演郭晓男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而且还是十几年来第一次回到“老东家”导戏。

  这种现象在上海很普遍,一些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话剧,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主创人员大多不是本土创作人员,而是从全国各地受邀而来。1990年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话剧作品《商鞅》曾经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但其编剧却是南京的剧作家姚远;获曹禺戏剧奖的话剧《正红旗下》编剧是北京剧作家李龙云,导演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查丽芳;《商鞅》与《正红旗下》的舞美设计则同为中央戏剧学院的黄海威。

  除此之外,上海的话剧创作更多地在尝试引进外国优秀剧本、邀请香港或国外的优秀导演,如《糊涂戏班》、《蝴蝶是自由的》、《终局》等。外来艺术家为上海话剧创作演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反映出上海本地创作力量的薄弱。

  市场的双刃

  在频繁引入“外援”的同时,上海话剧也涌现了很多年轻的话剧中坚。一些年轻主创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贴近年轻观众,充满现代气息,为上海话剧开拓了一个新的观众群体。

  上海话剧中心市场部经理喻荣军,从一个体育学院康复系的毕业生成为如今多产的编剧,多少是上海话剧的一个神话,他的《www.com》创造了上演近百场的票房奇迹,将许多从未看话剧的年轻人带进了剧场,成为“白领话剧”的开端。

  同样可以成为“现象”的是年轻导演何念,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三年多就已经连续执导了《大于等于情人》、《恋人》、《人模狗样》、《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一系列小剧场话剧。重要的是,何念的每一个戏都十分叫座。《跟我的前妻谈恋爱》更是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赢得圈内人的好评。

  与此同时,以现代人剧社为代表的民间剧社同样以年轻人为主创群体,出现了一批以《单身公寓》为代表的白领话剧。这些作品在票房上获得了成功,对普及话剧起过一定的作用。因为上海话剧人的努力,上海话剧的演出剧目、演出场次、观众人次与票房收入逐年攀高。上海的话剧创作演出每年都保持在几十个新剧目、数百场演出的规模。

  走向市场后,在决定是否排演一部作品时,上海的话剧人自觉遵循市场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排序原则,首要考虑的是这个戏是否有观众,是否有市场,把票房价值作为剧目排演的首要目标。但是,过度强调市场化,导致了本土创作题材的单一化,许多作品关注的焦点仅仅囿于年轻人的情感生活,故事情节雷同,既缺乏深度,又缺乏人文精神,最终沦为“谈情说爱的佐料”。

  票房压力下的无奈

  尽管话剧放下了精英的架子,话剧人也采取了种种面向市场的举措,但是上海的话剧观众群体并没有迅速壮大,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话剧依然离得很远。据业内人士估算,上海的话剧观众人数约在两三万人左右,与上海1700万人口比起来,话剧仍然是门小众艺术。

  据了解,目前推出一台新戏,如果是放在500人以上的大剧场演出,首轮演出能演10-20场,如果是在200人的小剧场演出,首轮演出能演20-30场。只有上座率很好的戏,才会考虑二轮演出。没有足够多的观众,成为每个面临票房压力的制作人的无奈。

  一些优秀作品上演时,往往叫好不叫座。去年,贝克特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了贝克特的名剧《终局》,上座率少得可怜。无独有偶,同样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黑色喜剧《秀才与刽子手》,去年上演时尽管一片叫好之声,但票房并不理想,首轮只演出了12场。在经济杠杆的调节下,舞台上更多的是迎合市场的话剧。这类话剧在商业上的成功,使得创作者们又纷纷跟进,一些优秀的作品在面临市场与票房的权衡时就只好被忍痛割爱了。

  黄佐临先生1989年在《振兴话剧战略构想十四条》中,提出了振兴话剧的具体构想,文中前三条谈到艺术工作者的“人品素质”、“艺术修养”与“戏剧技巧”。他强调艺术家要真诚、不求名不求利,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专业理论修养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些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世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禺 | 林兆华 | 易卜生 | 田汉 | 黄佐临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