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有“盗买盗卖,各罚五十”的民国沙井盖被发现
民国蟊贼也偷沙井盖
本报讯(记者田霜月 实习生黎媛)“盗买盗卖,各罚五十”。昨日广州博物馆从省委大院“抬”回了一件宝——已经60多年历史的民国年间的沙井盖。
在省委大院里,记者有幸一睹这块沙井盖的“芳容”,它跟普通的沙井盖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它才从民国时代一直就静静的躺在省委大院小南门的门口,没有被人“识破”。省委机关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几年前,市政人员在院内搞疏通工程,才发现了这个宝贝。“他们想带走,我没同意!”
不过仔细瞧瞧,就会发现盖面铸有的几个繁体字依稀可见:“广州合群××公司”,“盗买盗卖,各罚五十,××缉拿,二成充赏” ,专家依此推断,当时盗卖沙井盖就已成风气。
除了字迹模糊,沙井盖其他部分都很完好。服务中心的吴先生说他们想交给博物馆收藏。
经过广州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这块沙井盖应该是民国30年间的。据介绍,这一类沙井盖现在博物馆已经收藏了一个系列,加上昨天发现的,一共有了七块。其中6块是民国时期,1块是解放后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广州市民在荔湾、越秀等一些老城区发现。专家说,七个盖手感、质地感觉都比现在的沙井盖要结实。
昨天广州博物馆还从省委大院还发现了另外一件宝——四根咸丰年间的石柱。专家估计,它们可能是大祠堂的柱子,但还要进一步考证。吴先生说,这四根柱子多年来一直被人用作石凳,石柱上还有繁体字。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一对石柱上刻着:“百年万事总虚无为善最乐”“四海一家同眷属与佛有缘”,落款是:“咸丰元年中秋后二日书于檀越堂”。还有一对柱子,只能认清:“北阙荷苏恩溯法驾初临犹记渡江一苇”,落款为:“弟子卢朝踪偕男福顾、福臻敬奉,陈鸾谔拜撰并书”。
现场的搬运工人估量一下,每根柱子大约重八百斤左右。
图:昨日广州博物馆还从省委大院取走4根石柱。 本报记者 许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