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易中天在百家讲坛 |
资料图:易中天 |
扬子晚报网消息 当传统经典离人们越来越远,如何将其拉近解读?《百家讲坛》用轻松通俗的语言解读了众多古典名著,红极一时,但引发的争议亦不少。前有“十博士”挑战于丹,一时间甚嚣尘上,引发“如何对待传统经典”的热门话题。而今,一自称江西某高校教授的网友在博客中贴文,挑出易中天讲《韩信》中的47处“硬伤”……
易中天讲韩信被挑刺47处
昨天,记者找到田聿的博客,该博客只有一篇文章,名为《“硬伤”遍体的易中天先生,该“下课”了——揭示讲座中的知识性错误》,署名为:江西某高校教授田聿。
谁指使项羽杀刘邦?易中天认为是项羽指使项庄刺杀刘邦,而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主使人却是项羽的谋士范增。田聿教授称,《鸿门宴》故事已经入选了高一语文课本,连高中生也清楚当中细节,易中天作为堂堂中文系教授,不该出错。
十面埋伏真有其事?易中天认为韩信用十面埋伏的计策,迫使项羽乌江自刎。但遍读《史记》、《汉书》等正史,皆无此说。田教授称,十面埋伏之说来自元、明间佚名作者的杂剧《十面埋伏》,后又有琵琶曲《十面埋伏》推波助澜,此皆文学艺术的虚构,而易氏竟当作信史。
田教授统计一下,发现《韩信》这个系列讲座中错误共达47处之多,这个系列讲座共分四讲,每讲约50分钟,相当高校一个课时,那么,其每课时平均摊到近12处错误(不包括观点见解的错误与不妥)。“这种出错率之高,在国内高校教学中当属罕见。”
田教授认为,易先生出错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学问修养不足,二是态度不够严谨认真。“向大众传播错误的知识,如同医生给患者吃毒药,其结果将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下降。”文章最后,田聿教授更是认为易中天应该“下课”,不应该继续“大放厥词”、“忽悠听众”。
网友热议学界“挑衅心态”
在该博文之后,记者看到,短短两天,就有12000多的点击率,还有300余条跟帖,基本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一名网友称,查遍这个所谓“教授”的博客,只有一篇骂街的文章,真让人怀疑开博客是不是专门为了攻击易中天?并进而认为田教授“心态不正”。但随后,一位网友自称是田教授的学生,回帖声明了田教授为何发帖。他在回帖中写道,“田教授是80年代一所著名大学的古代文学研究生,他刚过半百,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授说,他只看过易中天所讲的《韩信》,但知识性错误太多了。讲坛不是说书的地方,把复杂的历史通俗化,但要传播正确的知识。如果将来我们做老师了,也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不害人子弟。因此,我们极力要求田教授把它写出来,放到博客上。让更多人知道,学术是要讲科学性的。”
同时,对田教授激烈的态度,部分网友不以为然。南京网友太白称,这是学术界的“挑衅心态”在起作用。“田先生纠错可以,但似乎没有必要叫人家下课。当年王力写了篇说胡子的小文章,沈从文有不同见解,坦然陈述出来就是了,却没有叫王力下课,“所以,错多错少问题倒不大,真正有问题的是纠错的心态。”但也有网友认为江西教授并无此心态,一位网友称“大家说田老师对易老师是人身攻击,我不以为然。我也是一名大学教授,同行间学术争议语言过激属正常现象,这都属于对知识的较真。”
随即,双方因意见分歧吵闹不休,其中号称是易中天粉丝的“捧派”网友与专挑明星刺的“砸派”网友甚至大爆粗口。昨天下午,记者试图采访当事人,直到交稿前,均没与田教授取得联系,而通过谷歌搜索“田聿”,也无法确认田教授身在江西哪所学校。
“棒”“砸”之外建议慎重选“嘴”
在其他网站,记者看到不少网友转载田教授的文章。不少网友跳脱了“捧”“砸”两派的争执,提出了疑问。网友azuresing在自己的博客中称,《百家讲坛》是为了拉近民众与传统经典的距离,让民众得到正确的知识,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似乎不该。
华东师范大学一位对东西方文化均有研究的朱教授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电视系列节目《思想家》,请五位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到节目中用轻松通俗的语言与主持人对谈,结果这个节目红极一时,很受民众欢迎。因为所请的都是专业人士,所以在节目中的讲解基本无误。而与此相比,如果《百家讲坛》所请的“专家”错误连篇,即使他们的讲解唤起了大众对传统经典的热爱,也不能消除错误知识的传播带来的危害。朱教授表示,《百家讲坛》的形式非常好,但在选取讲解人的时候,最好能够选取专业人士。虽然错误在所难免,即便专家也会有错,但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对大众的误导也会减少。臧 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