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历烽火路,笔开艺苑春。关田两汉后,今马又一人。”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对老一辈文学家、戏剧家、文艺理论家马少波作的一首贺诗。“关田两汉”指关汉卿、田汉,“今马”指马少波,可见马老在我国文学、戏剧及文艺理论的地位和影响。
4月18日下午,北京风和日丽。记者来到地坛北里的一个小区。马老住二楼,身体仍很结实,只是一周前眼睛刚刚做了白内障手术,也就不常下楼了。
马老喜爱宽敞,故将客厅做了书房,门的上方悬挂着马老自己书写的书斋名“乐耕园”。
自谓:“勤奋必耕,自得其乐”。东墙边的书柜上摆着马老20岁参军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还有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与马老的合影照片。墙上一幅大的红底寿字熠熠生辉,原来马老习惯过农历生日,门边的墙上挂着马老自己书作的九十自寿诗:“青春飒爽众人夸,堪慰耕园蔗境佳。遇难呈祥康而寿,欣逢九秩好年华。”
写字台在西面放着,桌上摆放着马老与周恩来总理的合影照片,还有电话、台灯、笔筒、台历和马老自己的一些著作。原来,有关方面要出版《马少波文集》12卷,马老刚刚审校完。桌上还有一本《秋光正艳——马少波捐赠书画选》。马老自己爱好书画,也收藏书画。10年前马老将多年积累的著作、手稿、音像资料、自作书画及收藏之名人书画等14类,头三批10961件捐赠给了国家,该书选刊一部分书画作品。其中何鲁丽赞曰:“龙马精神!马老才艺双绝,其诗文剧作民族之气磅然,细而不冶,豪而不疏,继承而不拘泥,师法而求新意,匠心独运,慧眼明识,文情同栩,诗画并繁,读之爱不释手。今文学生涯六十有五,年近八旬,笔耕不辍。其为人也正,其从艺也精,德高而望重,实乃我辈之范也。”
真“勤奋必耕”啊!记者得知,马老的两篇“关于移步而不换形的真相”、“三大表演体系释疑”十几万字文章在去年《中国京剧》杂志上连载一年之久。
马少波1918年出生于山东莱州。1931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了抗日救亡的学生爱国运动,主编《天外》文学周刊,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动抗日武装。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自1938年起,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长、胶东文化协会会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文化部第一届党组成员兼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并兼任辅仁大学国文系特邀教授,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及北方昆曲剧院联合党委书记,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等。
拨乱反正后,历任北京市文化局顾问兼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等职。多年来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散文、小说、剧作、文论、诗词等多种专著,并主编了三卷四册的《中国京剧史》,任《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委会主任。分别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评奖荣誉奖、文化部第一届文化奖及北京市戏剧评奖一等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现任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等。本报记者潘衍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