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原名为棋盘井工业园区),惊奇地发现这里发生了巨变:湛蓝的天空,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楼房,空气中散发着塞外高原特有的清凉味道。
这使记者想起2005年6月来这里时的情景:几公里处就看到天空一片灰暗,空气中弥漫着煤灰和粉尘,看不清城市和山脉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酸臭味。
深入调查记者发现,这一巨变背后有着重要的推动力——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正在驶入快车道,即经济增长方式由单一支点型向多极支撑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产业层次也由低端向高端演进。
经济蓬勃发展的“草原明珠”鄂尔多斯市。(资料图片)
由“十五小”向大规模企业转型
“棋盘井地区原本生态环境就十分脆弱,加上过去无限制的开发,环境承受能力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银柱说:“痛定思痛之后,市、旗和园区下定决心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重污染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绝非坦途,这中间有激烈的争论,有剧烈的阵痛,有多重的压力。
2005年7月,园区所在的鄂托克旗终于从长时间的争论中做出了抉择: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小焦炉全部关闭。而在当时的棋盘井镇,24家炼焦企业有21家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下。这些企业大多是当时旗里招商引资回来的企业,有的还正在建设中。“但为了真正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市政协副主席、鄂托克旗旗委书记刘桂华说。
“当时我们旗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在棋盘井住了半个多月,每天不停地开会研究,不停地给拟关闭企业做思想工作,无论企业怎么骂政府,我们都笑脸相迎,但关闭的事情上绝不松口。”回忆起当年那场艰苦的“谈判”,刘桂华至今感慨颇深。
鄂托克旗在行动,整个鄂尔多斯市都在整治。首先是进行“关小”,设置产业铁门槛,淘汰了一大批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大、规模小、不合规范的生产企业,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零排放;其次是“上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范,集中发展一批大的发电、煤炭和化工项目;第三是“引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在提高规模门槛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工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
“鄂尔多斯是全国有名的资源大市。在长期的资源开发与输出中,我们认识到:一个地区如果总是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输出支撑经济增长,不进行资源加工转化和经济结构升级,就会逐步丧失经济增长的后劲,使长远发展失去资源与生态的支撑。”强力推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峰说。
尽管过程曲折,但转型在稳步推进。据统计,截至2006年全市将地方煤矿由1300多座压缩到267座,共取缔614家小水泥、小炼铁、小白灰等小企业,停产整顿221家污染企业,督促重点污染企业上了近10亿元的环保设施。同时,依托神华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引进世界一流煤炭采掘和生产技术,建设单井产能、装备技术、全员工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矿井,煤炭产量不减反增,年产量由2000年的2679万吨增加到1.5亿吨,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全国首个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通过关小、上大、引新等措施,削减烟粉尘13万多吨、二氧化硫近5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到2.08吨标准煤,下降了5%。
与此同时,工业效益状况也明显提高。五年来,鄂尔多斯市的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指数由58.2%提高到81.4%,提高了23.2个百分点。“十五”期末,该市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312.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3个,完成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占全市GDP的52.5%。2006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户,产品产销率99.1%,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52亿元,增长32%。
由原料输出型向转化增值型转变
在鄂尔多斯市采访,一位工作人员不经意说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鄂尔多斯就没有没煤的地方。话虽夸张,但也合情合理。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市,煤炭资源是鄂尔多斯的第一资源,储量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半、全国的1/6,煤炭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了鄂尔多斯市迅速崛起。但由于诸多原因,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煤矿点多面广,90%以上煤矿未实现机械化开采;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原煤多数以原材料外销,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这是以往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据统计,从解放初到转型前,全市累计生产原煤约六亿吨,却动用煤炭储量达60亿吨。这是一个令人尤其是另鄂尔多斯人痛心不已的数字。
面对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鄂尔多斯市的决策者们当机立断,决定绝不能再走“爷爷吃孙子粮”的老路。于是,鄂尔多斯市煤炭生产开始转型,集中精力进行提高回采率的技术攻坚。到2007年底,各旗区的保留煤矿将全部实现正规化开采,煤矿机械化装备水平不低于90%,煤矿采区回采率平均达到75%以上。
云峰说:“节约资源对于鄂尔多斯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提高回采率实现延长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还有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为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鄂尔多斯市努力提高煤炭产业层次,实施煤炭重化工、煤炭洗选配、煤电一体化、煤炭大循环、煤炭企业集团化五大战略,加快资源转化增值。”
这在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等园区表现尤为突出。蒙西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管理局王海燕副局长向记者介绍,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2001年成立之初,就依托周边丰富的煤、煤矸石、石灰石等资源优势,按照“配套关联,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园区搭建了多条循环经济产业框架。
2005年鄂尔多斯市编制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十一五”规划,五年内鄂尔多斯将以工业基地为核心,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构筑综合循环产业链,重点打造六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伊旗乌兰木伦煤化工基地为核心,形成煤制油产业集群;以达旗树林召、准旗大路基地为核心,形成煤制甲醇及下游产业集群;以乌审旗纳林河基地为核心,形成以煤为主、煤气互补的化工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魏家峁、独贵塔拉园区、上海庙等工业基地。
农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
转型不仅仅表现在主导的煤炭产业,农牧业、林沙产业等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既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好转变,又给企业和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
1998年到2000年,鄂尔多斯市连续三年大旱,“赤地千里不见青”,沙化、退化草原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全市有100万农牧民,沿袭传统“农业种粮、牧业放羊”、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习惯,年复一年,向日益贫瘠的土地无止境地索取着微薄的回报。农牧民要增加收入,就要扩大生产,而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2000年鄂尔多斯市召开了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新思路,全面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养殖、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实施生产布局、人口布局、生产方式、种养结构、资金投入、产业化等“六大调整”,在全市掀起一场“绿色风暴”的系统工程。其禁牧、休牧、轮牧的“三牧”举措开创之先河。
据该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沿袭几千年的“牛羊漫山跑”的传统游牧散养生产方式,已经基本全部被舍饲、半舍饲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取代,而迅速发展的饲料加工业为现代饲养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市已建成养殖小区1013个,规模养殖牲畜占全市总数的比重上升到51%,达到747万头只。截止到2006年8月份,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67家,同比增加21家,总资产149.34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销售收入64.51亿元,同比增长81.54%;完成增加值20.29亿元,同比增长119.58%。
经济利益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治沙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要我种”变成了现在的“我要种”。目前全市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70%。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采访途中,记者迎面碰上了正要去卖沙柳的牧民吉日嘎拉,他告诉记者,每公斤沙柳卖一毛钱,去年他家的沙柳卖了4000多元,占家庭总收入的1/4左右。
同行的乌审旗委常委、宣传部长曹银山说“依照这种势头,今后林沙产业可以成为农牧民的‘绿色银行’,过去存了多年,今后年年可以取钱了。”(李仁虎王欲鸣李佳鹏)
:“十五”末,鄂尔多斯市GDP总量突破500亿元,位居全区第一位,年均增长27%,五年累计创造的GDP总量是前51年的1.9倍,形成了众人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草原明珠鄂尔多斯,多视角观察这块土地多方面迅速的变化,并从中窥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近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