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不仅是举家出游的好时机,也为平日工作繁忙的白领集中处理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难得空闲。市中行有关专家提醒,节假日往往是金融诈骗活动的高发期,在长假消费、办理金融业务时,安全防范不可松懈。
提防“假”短信
现在许多银行都提供了刷卡消费短信确认这一服务,有了刷卡短信提醒,持卡人信用卡失窃后遭盗刷的风险可大大降低。
|
|
提防“假”网银
作为新型金融造假手段,假的银行网站相继出现。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盗取银行卡密码等私人信息。市中行专家建议,市民在网上银行办业务前,要记得核对网址是否正确,妥善选择和保管密码,有条件的应选择安全性更高的加密手段登陆网上银行,如USBKEY加密(类似U盘的移动密钥)等,确保个人账户信息和资金交易安全。最好不要在不可信的小网站上用信用卡支付。
假电话银行往往是对方主动打来,不管前面说了多少,最后总想套出你的银行卡号和密码。事实上,如果真的是银行打过来的电话,一般情况下是知道客户卡号的,更不会向客户要密码。
提防ATM机“假”吞卡
黄金周期间是ATM机等自助设备使用的高峰期,ATM机“假”吞卡事件也比较多。所谓“假”吞卡,是不法分子获取银行卡和密码的重要手段。银行卡一旦以“假”吞卡的方式被不法分子获得,其风险甚至会大到账户余额被窃取一空的程度。不法分子一般在ATM机插卡口处,安装外接吞卡装置吞吃银行卡。一旦吞卡成功,不法分子将采取如下4种方式套取银行卡密码:一是窥视。站在持卡人背后或用望远镜窥视持卡人操作,获取密码。二是在ATM机上安装带无线电发射装置的摄像探头窃取密码。三是以在ATM机旁张贴告示,告知银行卡被吞后,持卡人应按告示上的电话与“银行值班员”取得联系,而持卡人一旦拨通电话,就会被诱骗说出银行卡密码。四是将装有集成电路的假键盘粘盖真键盘,一旦持卡人进行操作,相关信息并被记录下来。
提防信用卡“假换真”
现在在餐厅吃饭,用信用卡买单是很平常的,吃餐后将信用卡给服务员潇洒一挥,很有派头。不过最好不要让你的信用卡离开你的视线范围,因为一般持卡人很难记住自己的信用卡号码,万一碰到心存不良者,可能会被人用表面相似的假信用卡掉包,到时真卡被人刷了还蒙在鼓里。即使不被掉包,若被人家将卡面信息记录下来,也可克隆出一张和你的一模一样的信用卡,甚至消费功能都一样。
提防出游换“假”币
不少市民都会在难得的长假里踏上异国之旅。市中行专家提醒市民:每年长假都是“假币”诈骗案件的多发期,市民要“捂紧”自己的钱包,注意资金安全。出国前,应通过合法途径换汇,不要贪小利,以免误收假钞,市民可前往中行遍布全市184余家网点的“中银汇兑”,进行“人民币——外币双向兑换”。旅游时不妨备一些零钱支付车费、门票等零星支出,避免因找零而收进假钞的风险。(刘志飞张旭栋)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转自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