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祭,从市级到国家级
4月21日,在绍兴会稽山下大禹陵前,四名古越人装扮的武士,抬着巨大的酒缸,内盛百年陈酿的“古越龙山”花雕酒,在大约4000名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面前,伴随着200人合唱的《大禹颂》颂歌声,举行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公祭规模最大的酒祭,以表达后人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整个典礼过程持续了约1小时。
此前两天,黄帝故里拜祖在河南新郑举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华裔华商社团代表,共约有两万名民众参与,规模空前。与此同时,众多不能前来的人在网上拜祖,签名点击超过千万人次,涉及全球五大洲。
据悉,除了此前举行过的酒祭祀典礼外,在即将到来的“五一”旅游黄金周,许多地区都将举行各种各样的酒文化活动,如山东烟台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将举办“首届市民品酒节”,节目有全国调酒冠军花式调酒表演、酒琴演奏等。
与越来越多的酒文化运动相映衬的是,国家和企业在酒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投资越来越多,规格也越来越高。如绍兴为了给祭禹升格为“国祭”,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新建了祭禹广场、水上祭台、守陵村和夏禹文化园等诸多场所。而此举也获得了回报,今年3月1日,国家文化部回复浙江省政府,同意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在典礼举行当天,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全国政协常委邵华泽等17位高官亲自主祭。“祭禹”由此升格为国家级。
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难发现,眼下的各种“酒祭”运动有两个积极推动者——一个是当地政府,一个是当地酒企业。
对政府来说,推行“酒祭祀”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吸引海内外投资者,以加速发展当地经济。如去年河南新郑的黄帝祭,两天就引来了100多亿元的投资,3天的游客数量就突破15万人,相当于其全年游客数量的四分之一。
绍兴“古越龙山”黄酒赞助“祭禹”,使其获得巨大收获。由于电视台的直播,平面媒体的报道及网络的大量转载,“古越龙山”的品牌获得了空前的知名度。
除了“古越龙山”获得成功,另一打复古牌的五粮液也获得很大收获。在去年6月28日,五粮液集团提出“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命题,并在同年8月18日,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调“牵手孔子”,冠名2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成为祭孔大典惟一祭祀酒。此举被评为当年酒业市场最成功的营销举措之一。
白酒文化不敌洋酒
“中国白酒市场确实需要一场新文化运动。”北京盛华永道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雷永军向《国际金融报·酒周刊》表示,酒文化是中国酒业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酒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大本钱之一。他表示,以前,中国人喝酒是与文化绝对分不开的。
确实,从夏朝的大禹造高粱,饮高粱酒;到三国火烧赤壁的周瑜:“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再到唐朝诗仙、酒仙一体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国酒业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每一步。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白酒销量有下降的趋势,相反,洋酒在中国的销售却有上升的迹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洋酒在中国大力推行其品牌,而其主打的手法却是宣传一种酒文化和理念。如帝亚吉欧在每个产品的广告中都打出“欢乐无限,饮酒有度”的提示语,芝华士在中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来做电视广告,宣扬一种休闲高雅的生活情调、生活方式。这其实是在宣传一种大部分中国酒企现在忽视,但以前却一直高度重视的酒文化。
对此,罗永军表示,如果中国酒企业不给予酒文化足够的重视,任由洋酒占领酒文化传播的高地,10年或者更长时间,这些外资品牌很有可能会占有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绝大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