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要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日益增大的过剩流动性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资料图片
国家发改委一研究课题组在分析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时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再次面临从“偏快”向“过热”转化的风险。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是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有必要对房地产发展政策和出口政策作出大调整。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向《中国证券报》提供的报告指出,经济趋向过热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和出口的过度增长,我国不断增大的过剩流动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和京沪苏浙粤五个最发达地区。
房地产的长期过度增长不仅带来了房价的过快增长,引起民怨,而且对产业升级、城市化及收入差距扩大等有很大的负作用。
报告指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不是减少流动性过剩,而是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主要是重新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第一步要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日益增大的过剩流动性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第二步是创新模式,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同时,还要大力度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抑制出口增长过快,遏制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或逐步减少顺差。
由王小广等执笔的这份报告指出,国家和地方都要放弃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提法,在发展政策上改变“房地产偏好”,还房地产业的本原,即民生性产业。当前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应是促进“卖房”,在住房发展政策中要明确规定不鼓励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用经济的手段来抑制第二套住房的需求,从而来释放有效供给。
报告建议,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应对房地产发展采取适度抑制的宏观政策;尽快征收物业税(不动产税)和对房地产商征收暴利税或空置税,促进住房供给的释放;提高居民住房转让所得的税率,由目前的20%提高至50%;取消期房销售制度,改为现房销售制度;对居民购买第二套以上的住房采取抑制性的金融政策。
在外贸外资及外汇政策方面,报告建议,抑制出口过度增长,加快下调出口退税率,在2年至3年内将总体出口退税率水平降至5%左右;调整“慢升值”的汇率政策,努力保持中期(5年)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外资由普遍优惠政策转向差异优惠,并加以引导;在金融改革上重利率市场化而轻汇率市场化;此外,应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吕蓁)
相关阅读
国家发改委在评估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时发出“警告”,部分中心城市房价仍然偏高,且上涨较快,住房供应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确保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专家认为,楼市价格调而不降考验政府智慧,应通过差别按揭利率、加快推行物业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清理目前未上市的土地等措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考虑到一季度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水平在“警戒线”徘徊、外资加速投资房地产等因素,不排除出台新的紧缩政策。
发改委:楼市调控存五大问题 须进一步规范秩序
发改委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存在的五大问题包括:一、部分中心城市房价仍然偏高,且上涨较快;二、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占商品住宅投资比例较小,住房供应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三、住房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四、市场供应体系不完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作为市场供应主体地位尚未建立;五、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就像股市让人看不懂一样,房地产市场也是怪象难解,当前的楼市出现“三大怪”。
这“三大怪”是:房价越调涨得越快,投资越管越像搞比赛,大户型越少越不好卖。
地价再次一路高歌 楼市空调 还要持续多久?
有人用“空调”一词形容发生在中国大地的此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对于中国无数渴望看到调控效果的百姓来说,这个词也折射出几许无奈和失望。
必须承认,中央制定此轮宏观调控战略时的决心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要确保住房供应结构的合理,要建立廉租房等住房保障体制,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我们人多地少,住房结构要优化,这是国情,很简单,大家都应该理解。”上海房地产专家张泓铭说。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