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衬衣、白西装、黑西裤,今天上午10时,蒋意仍然一身“工装”,准时坐进办公室,完全没有假日里的闲逸。“创业无假期,30岁之前不打算休息!”这名大学生创业者如是说。
“突围”象牙塔
蒋意,同济大学大四学生,读土木工程专业。
考大学,听父母;读大学,为自己。高三升学时,因父母一句“最好考同济学建筑”,成绩优秀的他,一举考取。进校后,数字、线条和“抠书本”,却让小蒋甚感乏味。“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路!”从大二起,他执拗地自我“突围”。偶然了解到网上可以卖手机,怀着好奇心,小蒋“小试牛刀”。不想,一个月赚足一学期的学费,让他找到了创业的乐趣。
暂时办“休学”
刚开始创业,守着一台旧电脑,在宿舍里回复网友提问,业余时间供货销货,一个月能卖出二三十部手机。慢慢地,经营规模扩大,月销售量增至两三百部,小蒋分身乏术,打算暂停学业。家里得知后炸开了锅。可他并不过多争辩,“先斩后奏”,暂时离开校园。
“象牙塔里,可以提升修养和思想层次。一纸文凭,只是毕业求职的‘敲门砖’。”小蒋相信,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在“社会大学”中学习更适合自己。只要扎实肯干、抓住机会,掌握未来又何需“敲门砖”。
办公室里,除手机产品、技术材料外,到处堆着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的专业书籍。“走出课堂,要学的知识和能力只增不减。”如今,小蒋已经在上海买房,并拥有六七个人的员工团队。可他仍然坚持每天连续“蹲网”12个小时,甚至住在办公室,整理客户资料,同时抓紧时间恶补“课外知识”。
盼有“强心剂”
“资金和理解,是大学生创业的‘强心剂’。”小蒋坦言,自己要走的路很长,没有终点,更没有捷径。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理解,创业路上也许能多点轻松,少些烦恼。谈起创业前景,他信心十足,却总感觉对不住父母。“家长非常看重大学文凭。眼看儿子考上大学,又丢掉学业,心里肯定一百个不愿意和不理解。”
目前,一些机构对大学生科技创业有资金支持,而像小蒋这样搞服务类创业的,还没有相应的资助。大学生创业,资金往往是木桶上的“最短板”,这不仅出现于创业起点,更出现在创业途中。有时候,一个灵巧新奇的创意,能让大学生公司破土发芽,投资不必很多;可是,接下来生根抽蔓,发展壮大时,有资金适当注入,也许能帮助大学生及时扬起风帆,抵抗市场竞争中的风浪。
本报记者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