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民警要上“心理辅导课”
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社会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谭浩
近年来,由于公安工作负荷与压力不断加大,不少一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帮助公安民警提高心理抗压和调适能力,公安部在全国8个城市公安局确定了民警心理训练实验点,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为公安民警增强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品质、消除心理危机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基层民警承受心理重压
去年,北京首次公开招录的大学生刑警——26岁的女硕士赵某在刑事案件的事发现场被吓倒,连着两个晚上难以入睡。
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社会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繁重的治安保卫任务,许多公安民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压力等问题,导致有的民警对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缺乏信心和动力;有的民警工作效率不高,质量不佳;有的情绪不稳定甚至直接影响了警民关系、家庭和睦。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樊京玉说,警察工作所特有的危险性和紧张性,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一旦长期积压的过重心理压力无从正常释放,个别警察在制止犯罪活动或在讯问一些顽固不化、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时,甚至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措施。
为加强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多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制定谈心走访制度、开通心理热线等。但总的来看,这些措施着眼的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民警,很难引起大多数民警的重视和共鸣。而且不少民警认为,存在心理问题就说明精神有问题,对自己的心理障碍羞于启齿,很难主动参与。
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疾病预防专家组核心专家王择青博士介绍,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部门在此方面已积累了成功经验。在录用警察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均将心理选拔作为首要环节,其心理测查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保障警察的心理健康,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在警察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市警察局下令全市5.5万名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训练减轻负担
樊京玉说,为实现民警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公安部在大连、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公安局建立了民警心理训练实验点,并聘请军事心理训练专家协助进行研究,针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开枪、参加维和或其他重大任务、目睹战友伤亡、遭遇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进行心理辅导、调适和矫治,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不必要的损失。
据了解,目前上海、杭州等地公安局已建立了以行为观察室、心理恢复舱、心理素质测评室、心理能力训练室、心理档案室、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室以及心理行为训练场等为主体的民警心理实验中心,相关训练系统已初具规模。
本刊记者在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心理训练实验中心看到,心理行为观察室分为实验区和观察区两个区。实验区是对民警进行情境类心理行为训练,其中一个叫“突破险境”的训练项目,要求多名参训人员不借助任何其他外物,在不触模拟电网的情况下,从电网上端翻越,以此来培训民警的团队精神。有的民警在作业中积极主动,有的民警则是被动接受,这些行为都会被监控系统捕捉到并显示到观察区的电脑上,工作人员通过行为编码软件对其行为分析处理,给出其相应的心理特征。
在杭州市公安局心理训练实验中心的心理档案室,一名年轻的女警官拿着一摞记录着参试警察心理测试数据的心理档案,向前来参观的高级警官们详细介绍由心理测试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这名民警反应速度灵敏,很适合做特警工作”,“通过测试,反映出这名警察平常心理压力过大,需要做相关的心理辅助治疗,才能上岗工作”……
这位兼任心理咨询师的女警官说,她所承担的工作是对民警进行心理预防、咨询和训练。有了这些档案,心理训练将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为心理素质模型研究提供丰富资料,构建出心理素质模型,为民警的训练、选拔、任职等提供参考依据。
在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宣泄室,本刊记者还看到了电脑宣泄、运动宣泄、倾诉宣泄、游戏宣泄等不同形式。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郑万新介绍: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民警使用正确、合理、无害的方法进行宣泄,同时配以多维生理信号监控,确保宣泄效果的有效评估,减少压力对身体、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可以避免由于不合理宣泄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些参加过心理培训的民警反映,通过学习培训,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各种心理状态,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心理承受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今后面对群体性事件或抓捕等艰巨任务时,能够更好地处理相关危险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