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现象频繁发生,市民呼吁深圳制定相关规定抵制公共场所“二手香”
“既然榴莲都不可以带上飞机,喷这么浓的香水上飞机为什么没人管?”“五一”黄金周期间,记者搭乘东航5261深圳至南昌的飞机,不巧座位附近有一位女士喷了很浓的香水,在飞机密闭的空间中,浓烈而尖锐的香水味在1个多小时内经久不散,让同机邻座的乘客们,特别是男士苦恼不已:“深圳能否出台有关规定,在某些特定的公共场所如飞机、地铁、医院、图书馆等处设规定抵制‘二手香’?”同时也有人呼吁,人们在出入这些场所时应自觉不要喷香水。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香水使用者都表示,她(他)们之所以喷香水是出于礼貌、显示品位,或增加个人魅力的需要。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怎样适量使用香水,而香水如果使用不当,效果却适得其反。
“我也不是反对女士用香水,但要看什么场合!飞机这样密闭的狭小的公共空间,用香水就不合适,飞行途中长时间的密闭空间,浓烈的香水味实在让人受不了!”“不是所有人都习惯那个味道。”谈及“二手香”现象,随行的乘客个个抱怨不已。此外,也有不少乘客反映,办公室里同事使用香水,让他们无法专心工作。
对香水过敏的人是否确实存在呢?市慢性病防治院的专家表示,香水主要由香脂及各种花朵提取物混合而成,不可能像煤气一样将人“毒倒”。不过,“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对香水过敏的人”。从化学角度讲,香水中含有多种易挥发的化合物,它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不可小视。很多人使用香水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有人则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疾患。该院护士林小姐也表示,虽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限制人们使用香水,但由于职业上的原因,护士一般不会搽香水,“以免病人产生不适”。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香水污染”尚没有在国内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市有关部门也没有出台任何在特定公共场合禁止使用香水的规定。
欧美定新规抵制二手香
“香水污染”造成的恶果已引起了不少国家重视,美国的一些城市已有所行动。美国城市哈利法克斯推行一项名为“无香,好处不言自明”的政策,鼓励人们在图书馆、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减少香水的使用量,并在几年后把“禁香”写入了该市的法律条文。
最知名的“香水污染”事件发生在现年43岁的埃兰·韦伯和“无限广播网”之间。旗下的底特律WYCD电台高级广播员埃兰在诉状中称,她在工作期间受到他人香水刺激而失声,其过敏症遭到了公司歧视并被解雇。底特律地方法院要求“无限广播网”向埃兰支付总额为1060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包括700万美元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200万美元精神损害赔偿金和160万美元的过去、未来赔偿金。在号称“香水之都”的巴黎,一些大公司已经明令禁止男女职工使用香气浓烈的香水,理由是防止空气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本报记者 陈娜
(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责任编辑: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