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内政部5月7日凌晨公布了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最终结果: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统计数字显示,萨科齐获得53.06%的选票,其竞争对手、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得票率为46.94%。
萨科齐6日号召全体法国人紧密团结在他的周围,“共同撰写法兰西历史新的一页”。
以务实经济政策吸引民众
现年52岁的萨科齐曾任经济部长和内政部长等职。他和罗雅尔同样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锐意改革的新一代政治家,不过两人的改革理念和方法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萨科齐尤其看重市场和竞争,而罗雅尔更强调福利和公平。选前民调显示,在法国公众眼中,罗雅尔的个人魅力超过萨科齐,选民们认为罗雅尔比萨科齐更“可亲”和“可信”,但萨科齐承诺的政策更“务实”和“可行”。
萨科齐胜选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推崇的经济政策。他坚持推行自由市场经济,获得了传统右翼选民的支持。他还提出“多劳多得”的口号吸引低收入阶层,同时强调控制移民和强化治安以争取极右选民。因此,他在第一轮投票中就以31.18%的得票率名列第一,罗雅尔则以25.87%的得票率名列第二。
相比之下,罗雅尔的竞选纲领显得比较模糊,其经济政策对中间选民缺乏吸引力。罗雅尔在第一轮投票后努力争取中间选民,一度颇有成效,但在竞选最后阶段,她为吸引其他左翼势力的选民而重树左派意识形态大旗,无意中使一些中间选民产生疑虑,最终没能在中间选民中获得足够支持。第二轮投票结果显示,萨科齐与罗雅尔基本保持了在第一轮投票结果中的差距。民调显示,他们在中间选民中的得票率基本持平。
誓带法国“与过去决裂”
萨科齐的当选彰显法国“人心思变”。他在竞选中提出要“与过去决裂”,实际上是要与阻碍法国发展的思维方式决裂。
法国是欧洲发达国家,但多年来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严重,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安全问题较多。历届政府为此殚精竭虑,出台许多政策,但由于种种制约,收效不大,民众深感不满,并产生强烈的变革愿望。
萨科齐针对法国经济体制方面的弊端,提出减少企业压力,减轻公民赋税,搞活劳动力市场等措施,力主提高法国的竞争力。针对法国高福利制度造成的人们对国家福利政策的依赖,萨科齐在竞选中不断重申“劳动的价值”,强调只有多工作,才能得到更多报酬。他特别指出,在法国存在一种现象,失业的人领取的救济金竟然比一个工作的人得到的报酬还多,这是不能容忍的。一些人有工作能力而不去工作,法国不能再白养活这样的人。
萨科齐的变革思路涉及法国社会的多方面,以其细致、具体得到选民欢迎。他提出,企业经营要“更加灵活”,劳工权益要“更加强化”,社会治安要“更加良好”,力主改革那些不适应法国现实的法规。
强调维护法国大国地位
在对外关系方面,萨科齐表示,要尽力维护法国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要以欧盟为依托,突出法国的作用。
他自称是一个“彻底的欧洲主义者”,建议制订一个有关欧盟体制建设的“简版欧盟条约”,并将方案直接提交法国议会通过,从而打破自2005年法国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后欧洲建设出现的僵局。不过有媒体指出,虽然萨科齐对欧盟建设抱有积极态度,但他在竞选期间曾多次挑战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公开表示希望改革欧盟现行决策机制,这些立场能否得到欧盟其他成员的认同还有待观察。
萨科齐的政敌们曾批评他“亲美”,为此萨科齐在竞选中曾多次赞扬希拉克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他表示,法国应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作为朋友”不能“坦率地”向美国说出不同意见,他作为总统将尽力维护法国的独立自主及大国地位。
有媒体注意到,萨科齐在选举过程中曾多次强调自己在国际交往中将“坦率直言”,在“自由”、“人权”等问题上即使面对强国也不含糊其辞;在世贸谈判中坚决捍卫法国利益;不能容忍外国竞争者针对法国企业在“汇率”、“环境”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不公正的竞争”。在一些具体国际问题上,萨科齐表态则相对谨慎,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他的立场比较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