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城:从台北到扬州
4月15日,台北京华城在大陆的“姊妹城”——扬州京华城,举行了盛大的开张庆典。随着万羽信鸽和无数气球腾空而起,锣鼓和鞭炮交相轰鸣,标志着台湾威京总部集团倾力打造的商业航母、“全生活广场”(LivingMall)正式启航,也将“全生活广场”这一商业设施概念由台北移植到大陆,在扬州京华城首次实践。
楼高只有5层的扬州京华城,因为其设计独特、占地广阔,而显得既雍容华贵,又优雅大方。一楼5000平方米的中庭,堪称亚洲之最;能够进行蹦极表演的48米高挑空设计,国内各大商场目前尚无出其右之作;中央水景公园与香榭水岸婚庆天地相连,人们可以在京华城边的“爱琴湖”乘坐乌篷船泛舟……扬州京华城开张营业,再现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盛景,使之成为扬州城的新地标。
作为总策划师的“小沈”期望,京华城全部建成后,能以独创的“全生活”理念,为城市发展孕育“12+1”的效应——集教育、体育、文化、艺术、休闲、娱乐、旅游、展销、婚庆、餐饮、零售、政府服务及住宿为一体的生活新体验。
“小沈”:从异想中突围
沈庆京自出道以来就自称“小沈”,至今已逾40年;他创造的诸多“英雄事迹”曾在岛内广为流传;前几年,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了《突围》和《异想》两本书,读后对他的人生轨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耳顺之年的“小沈”待人谦虚和蔼,笑脸中总是透着诚恳,但他对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却始终一丝不苟,倾力追逐,直至完成。
一个台北京华城,让“小沈”追梦15年,个中的辛苦甘甜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所以,当台北京华城开业时,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说:“京华城的呈现是‘小沈’的骄傲。”对此,“小沈”却道:“京华城是‘小沈’的辛酸、台北人的骄傲。”“做人要饮水思源,心怀感恩。”这是“小沈”待人接物的信念,而“创造被利用的价值”则是“小沈”终身的坚持。
从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小沈”,思想上不断有所“突围”。在谈到为何选址扬州做京华城项目时,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感恩”。原来在“小沈”创业之初最困难之时,台湾纺织界大佬、中兴纺织董事长鲍朝云先生向“小沈”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帮他渡过难关,还教会了他许多做人的道理。此后,“小沈”也因此有了台湾“纺织品配额大王”的称号。因为鲍先生祖籍扬州,为了感恩,“小沈”选择了扬州。当然,扬州各种软硬件投资环境的完善也是必备的条件。
只有“异想”,才能“天开”。这是“小沈”的名言。思想上的“突围”,使其常有“异想”,事业因此而不断进步。
“小小沈”:变压力为动力
今年29岁的“小小沈”沈辉庭,眉清目秀,高挑的个子略显单薄。他的高中和大学是在美国完成的。2002年,沈辉庭毕业后先在美国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转往香港美国摩根大通公司实习;2003年初回到台湾,“小沈”为了培养儿子尽快熟悉公司业务,又安排沈辉庭到台北京华城的喜满客影城卖电影票,让他从最基层做起。
2003年,“小沈”决定到扬州投资京华城项目,于是,又把“小小沈”带上,让他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全面参与并了解投资建设京华城的过程。“3年多前,当我们来到扬州时,京华城所在地还是一片农田,吃住的条件也比较艰苦。3年多的时间,京华城已经颇具规模,特别是去年扬州被联合国授予了最佳人居城市称号,这是对所有扬州人付出努力的一种认可,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京华城为此做出的贡献,我感到特别欣慰。”沈辉庭说到这些时颇为自豪。
同样是从台湾来到扬州的刘竞远,在谈到“小小沈”时说,2003年的扬州与现在大不相同,沈辉庭从现代化城市来到大陆的二线城市,各种条件相对来说还是相当艰苦。由于此前他多年在美国生活,当时很多人都担心他受不了这份苦。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他那种吃苦精神表现出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也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小小沈”说,父亲讲得最多的是诚信、道义、感恩,这是做人的基础。“在老爸身边工作,开始时压力蛮大的,后来逐渐适应后,便能主动将压力变为动力,当然,前提是要不断学习,积累失败的经验,向父亲那样,做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