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老北京十大零嘴”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排第一的就是冰糖葫芦,对它的评价很高:老北京的冰糖葫芦让多少代人现在想来还牙根犯酸,一声长长的叫卖,能让一条胡同钻出好几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为北京的一种象征,一种城市名片。
冰糖葫芦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零食,尤其受到北方人的钟爱。在北京,沿街叫卖的冰糖葫芦已经成为城市的一景,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一支支穿满晶莹剔透的红果的小棒,一律乱箭般插在稻草秸捆扎成的草靶上,微微探出街头,诱惑着来往的行人。甜而不腻,酸不倒牙,一口咬下去,咯崩一声脆,嘴里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快乐的响声。
一对情侣在北京街头吃糖葫芦 IC/供图
北京过年的象征
当年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京华春梦录》一书中记载:“岁朝之游,向集厂甸”。“迨兴阑游倦,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成知为厂甸游归也。”糖葫芦成为北京入岁时逛厂甸的标志,也成为北京人过春节的象征。
今天,价廉物美的冰糖葫芦依然是北京的知名小吃。
现在不仅在春节热卖,而且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也热卖,越卖越红火。花样翻新,种类繁多,除了红果(山楂)外,有山药的、山豆子的、橘子的、荸荠的、香蕉的、猕猴桃的,还有红果夹馅的:蜜桃馅、豆沙馅、枣泥馅等,有时是水果混合穿在一起,颜色非常诱人。
小小糖葫芦治了疑难病
冰糖葫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相传大约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那年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
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穿起来卖,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现代医学检测证明,山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身体的“肠道清道夫”,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此外,山楂中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脏活力,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也许是黄贵妃所食的山珍海味积住了消化道而致病,小小山楂正好对症吧。
做糖葫芦关键看火候
制作冰糖葫芦既简单又不简单,关键技术是熬糖。冰糖其实是砂糖,放在红铜或黄铜的大勺里熬。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黏,吃时会粘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另外要将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将山楂一切两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间一转。将核取出后用竹签穿上,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
由于糖的品质、熬的技术和山楂的品质等有高下之分,糖葫芦的品质自然也就有高下之分。过去,一般老百姓认为冰糖葫芦做得最好的是两家,一家在东安市场,一家是北京琉璃厂的信远斋。一到农历十月,这两家的冰糖葫芦就开始上市了。逛了东安市场的人如果没吃那里的冰糖葫芦,不免有些遗憾。信远斋的冰糖葫芦当时可称糖葫芦中的精品,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一文中记述道: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糖葫芦里的幸福童年
我的一个朋友是冰糖葫芦的崇拜者,不管是不是节假日,她总要不时地买回家几串。她告诉我,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吃冰糖葫芦,那甜甜的酸酸的味道对她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每当听到“冰糖葫芦……”她总是央求爸爸妈妈,然后和姐姐弟弟妹妹们一起出去买。那个年代经济拮据,买一串冰糖葫芦的钱可以买五个馒头,不是每家大人都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的。但是她母亲经不住孩子们的央求,总是一边说着女孩子的嘴不能太馋,一边从口袋里拿出钱包,掏出钱让她去买。
她富有诗意地说:“冰糖葫芦简直就是我们幸福的童年。你看,一个个冰糖葫芦,红红的圆圆的,不就像我们童年时那红扑扑的圆脸蛋吗?我们吃着冰糖葫芦长大的日子,不就像是用竹签一个一个穿起来的山里红吗?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欢吃冰糖葫芦,都喜欢在一串串甜蜜的梦想里流连忘返。”
糖葫芦好吃歌也甜
1997年,流行歌手冯小泉一曲《冰糖葫芦》红遍大江南北,并获中国十大金曲奖。歌中唱道:“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冰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唱得多么好啊!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充分表达了普通老百姓渴望幸福的美好心愿。
胡芳